7月5日至7月29日,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在四川省甘孜州开展了为期18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包括推普夏令营、非遗体验、理论学习、实地推普调研和志愿服务五个部分。
前期准备
7月5日至11日,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全力推进前期筹备工作。在这之前,实践团指导老师熊亮、卫勤、黄明海于动员大会召开前,赴康定市姑咱片区寄宿制小学和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进行实践点对接与前期准备;随后团队有序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实践目标与要求,凝聚团队力量;同时积极开展磨课准备,反复打磨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道孚对接
姑咱对接
动员大会
磨课准备
推普夏令营
7月12日至16日、7月22日至25日,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分别在康定市姑咱片区寄宿制学校和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开展了推普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创新性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课程,以茶马古道文化脉络为轴线,系统开设普通话教学、汉字硬笔与软笔书写、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歌舞展演等多元化教学内容。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显著提升了学员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水平。在沉浸式文化体验过程中,学员们潜移默化地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康定开营
道孚开营
康定教学
道孚教学
康定闭营
道孚闭营
实地推普调研
7月17日清晨及下午、7月27日,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采取入户走访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沿姑咱镇和道孚县各街道分区域开展调研。这次调研重点关注了当地不同群体对语言使用的态度及其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了解程度。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还深入基层进行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日常用语。活动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为双重目标,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调研成果表明,普通话的普及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保护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生动诠释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也彰显了青年一代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和创新作为。
7月28日,实践团走进道坞藏文化主题酒店。酒店临水而建,实木手工浮雕与独有的藏式彩绘令人目不暇接。实践团成员身着蓝马甲,在精美的木构建筑中开启 “文化寻宝” 之旅,聆听藏文化故事,深入感受藏文化魅力。
7月29日,实践团前往沟尔普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实地探访了当地特色崩科民居。崩科建筑以原木结构为主体,采用传统卯榫工艺,兼具抗震性与艺术性,被誉为“康巴藏房典范”。团队成员深入村落,观察民居的木构架、彩绘装饰及空间布局,了解其建造技艺与文化内涵。此次走访调研加深了青年学子对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实践参考。
康定调研
康定调研
道孚调研
道孚调研
道孚特色民宿参观
道孚特色民宿参观
沟尔普村走访
沟尔普村走访
理论学习
7月18日上午,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在四川民族学院教室B6113开展以“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解读”为题的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由卫勤老师主讲,实践团全体团员参加。理论学习梳理了从宪法到地方条例的“推广与保护并重”政策体系,阐释了“多元一体”语言生态观,强调了普通话助力交流、民族语言守护文化的独特价值。同时,卫勤老师明确团队从“大众化推广”转向“专业化深耕”的目标,严守合法合规红线,消除认知误区。此次学习让团员们深刻认识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并非简单的工作任务,而是关乎国家文化根基筑牢、民族精神血脉延续的重要使命,是践行“多元一体”文化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在乡村振兴中凝聚民心、激发活力的关键抓手。这种思想认识的提升,让大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依据、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有了全面且深刻地把握,为后续工作的专业化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每位成员在传承文化、助力发展的道路上明确了责任与方向。
7月26日,实践团在道孚县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深化红色教育、提升政治素养。实践团成员首先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长征文化走廊,聆听军需处长、高举的党费、理发师等感人故事,并了解红军在当地创建政权的历史,深刻体验长征精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与责任感。随后,在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道孚县政协法制提案委主任兰毅为实践团开展政协提案培训,围绕政协职能、提案撰写等,用“智囊团”“民声的快递单”等比喻和案例阐释内容,并给出提案撰写“三步法则”,介绍模拟提案要点和格式规范。兰毅寄语团员用“提案思维”解决问题,受益终身。最后,指导老师熊亮为实践团进行党团课培训,强调党团关系紧密性,回顾百年历程以推进新时代党建带团建,要求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创新团建模式、锻造团干部队伍、健全长效机制,培养青年人才为民族复兴奋斗。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新时代青年继承先辈遗志、勇担使命的新起点,展现了实践团在思想淬炼与行动实践中的成长。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
政协提案撰写培训
政协提案撰写培训
党团课教育
党团课教育
志愿服务
7月18日下午,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在学校B区3栋宿舍楼组织了校园公共区域清扫志愿活动。团队成员们拿着扫帚、鸡毛掸子、垃圾袋等清洁用具,在宿舍楼里来回忙碌,动作麻利且有条理,顺利完成了3栋宿舍楼厕所、楼梯间、天花板等区域的清扫工作。在此次清扫志愿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凭借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的初心,用青春力量诠释责任担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文明素养。
7月24日,实践团三位指导老师携带“爱心能量包”走进童伴之家,与当地团委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围绕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日常帮扶举措等内容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随后,实践团捐赠了精心准备的物资,切实将关怀送到儿童身边,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添力。7月27日,实践团赴道孚中学开展安巴节志愿服务。志愿者全程投入会场布置,细致完成贴座牌、摆凳子等准备工作,并在活动开始后有序引导各族群众入座。活动中,他们积极维护现场秩序,组织互动环节,营造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活动结束后,志愿者高效完成场地清理与物资归整。此次服务充分展现了青年担当,有效助力了民族文化盛典的顺利举办,促进了民族团结,为道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7月28日,“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赴福利院开展志愿活动。团员们分组清洁窗户、卫生死角,为老人营造整洁环境,收获连连称赞。清洁结束后,小热登院长结合自身经历开展感恩教育,深情讲述党的关怀与父母恩情,引发师生共鸣。此次活动弘扬了志愿精神,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指导老师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敬老服务,用微小行动传递温暖。此次系列实践活动,传递关爱、助力团结、弘扬美德,青年担当尽显。未来,实践团将持续行动,以青春之力温暖更多人。
清扫宿舍
清扫宿舍
走访童伴之家
物资捐赠
安巴文化节志愿服务
安巴文化节志愿服务
敬老院清扫
敬老院清扫
非遗体验
7月25日下午,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在道孚县非遗工坊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50余名夏令营学员参与其中。在传承人指导下,孩子们学习酥油花制作,尝试揉捏造型;体验唐卡绘画基础技法,感受矿物颜料运用;学习黑陶塑形,了解传统制陶工艺;并参与藏纸制作,观察纤维融合过程。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兴趣,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酥油花
唐卡画
黑陶
藏纸
结语
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促进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队成员扎根民族地区,以普通话为桥梁推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以文化为内容推动民族间交流互鉴和传承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践团每一份付出均凝聚为发展动能,以蓬勃之力激发力量,为民族团结与基层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彰显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顺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