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如同闪耀的星辰,值得被珍视与呵护。为了切实将国家的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送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家庭知晓并受益,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援济筑梦队踏上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的征程。
响应号召,传递希望之光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大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号召,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迅速组建援济筑梦队并精心筹备此次下乡行活动。团队深知,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部分家庭对国家资助政策了解不足,可能会导致一些优秀的孩子因经济困难而与知识殿堂失之交臂。所以,她们带着护理学子特有的耐心与共情力,肩负使命与担当,决心成为政策的传播者,将国家的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
深入乡村,开展多样宣传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援济筑梦队的队员们兵分多路,深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入户走访,精准沟通
队员们穿梭在乡间小道,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每到一处,都运用护理专业培养的沟通技巧,与家长和孩子们亲切沟通,细致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解读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各项资助政策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以及资助标准。对于村民们提出的疑问,队员们都像对待患者般耐心解答,确保他们对政策有清晰的理解。
摆摊设点,扩大影响
在云浮市河口街道初城学校门口,队员们拉起宣传政策的海报,设立了宣传摊位。队员们热情地向过往的村民发放资料,包括政策宣传手册、印有政策要点手提袋等,主动介绍国家资助政策。
走进校园,播撒政策种子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2025 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全面开展。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援济筑梦队走进乡村小学初城学校,为孩子们带去别开生面的政策宣讲课。
在课堂上,队员们化身 “政策小老师”,深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地将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化作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即兴讲解。她们发挥护理专业中与不同年龄段人群沟通的经验,借助卡通图片、趣味故事,把原本严肃的政策条文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讲到助学贷款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时,队员们编了一个 “小梦的求学记”,小梦因为家庭困难差点放弃上学,正是有了助学贷款的帮助,最终走进了心仪的校园。孩子们时不时举手提问:“老师,那小梦以后要还很多钱吗?”“是不是所有像小梦一样的同学都能拿到资助呀?”
调研分析,助力政策完善
队员们没有止步于政策宣讲,还通过细致的走访与深入的交流,全面了解经济困难家庭对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情况、实际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
他们运用护理科研中严谨的态度,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涵盖政策知晓渠道、申请意愿、对政策的建议等多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队员们将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力求形成一份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不仅能反映当前乡村家庭对资助政策的真实看法,还能为相关部门优化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参考,让政策更好地惠及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和学子。
活动成果显著,政策深入人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援济筑梦队的“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团队累计走访了1个村落,入户宣传达3户,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举办讲座1场,走进1所乡村小学,直接受益群众超过50人。许多村民对国家资助政策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够清晰地说出适合自己家庭的资助项目。不少学生也表示,了解了这些政策后,他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此次活动,不仅让国家资助政策在乡村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更在村民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不仅是政策的传播,是温暖的接力,更是梦想的助力。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援济筑梦队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乡村学子的梦想助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护理学子的力量。愿国家资助政策成为学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綦远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