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筑河川,智维安澜”实践团聚焦东营水文技术,探究水文智慧

发布时间:2025-08-06 21: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东阳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探寻东营市水文中心在黄河流域治理的前沿学术视角与创新思路,共同推动智慧水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7月16日,“数筑河川,智维安澜”实践团赴东营市水文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山东理工大学对东营市水文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技术根基实地感知

上午9点,“数筑河川,智维安澜”实践团抵达东营市水文中心。首先,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们逐一走进分析室、气象室、精密仪器室、常规仪器室、样品室及天平室等科室。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各科室职能,对室内的精密仪器展开了细致讲解,进行了原理阐释和功能说明。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不仅了解到了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与水文中心的工作流程,还深刻理解了水文工作的重大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科室内仪器

治河方略与创新蓝图

随后,实践团成员抵达会议室,开展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座谈会,本次会议由东营市水文中心张乃鹏局长主持。会议上,张局长以智能,开放,社会,美丽,幸福六个方面为脉络,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水文中心的概况,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水生态监测与水生生物调查进行了详细介绍。据张局长介绍,东营市水文中心实现了水文观测向自动化与现代化转型,把先进技术作为水文工作的硬支撑;同时,中心以水文信息为平台、项目合作为媒介,推进全方位的数据开放与共享。水文中心的重点实验室更是打破了传统壁垒,不仅向合作单位开放技术资源,还主动发布研究课题、吸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参与,推动黄河流域治理现代化,并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座谈会

仪式启动

会议中,由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代表张燕丽老师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向东营市水文中心各位领导介绍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基本信息,使领导们对其有了直观且全面的认识。

接着,大会开展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由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卢童老师与东营市水文中心张乃鹏局长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协议书,随后由张燕丽老师与张乃鹏局长完成正式授牌。这块牌匾的交接,不仅标志着实践基地的正式成立,更意味着双方在黄河水利资源维护与水资源调度领域的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图为授牌仪式进行现场

收获与展望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与水文中心各位领导积极交流,向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水文局领导们也积极回应着同学们,使大家对于东营市水文中心的黄河流域的现代化治理有了新的认识。

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入的了解了东营市水文中心基础仪器和前沿技术,更深切感受到了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彰显的时代先进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的进行,标志着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将拥有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实践团成员也将牢记此次这段经历,为未来为黄河流域水文建设与治理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师、领导们合影

撰稿:陶九诺  审核:孙星月 朱紫绮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许东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