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竹编门时,正午的阳光正斜斜切过晒谷场。张爷爷正蹲在青石板上择豆角,竹篮里的水珠坠在豆荚尖,被阳光照得像碎钻。张奶奶坐在门槛上纳鞋底,银白的发丝随蒲扇的风轻轻颤动,线团在她膝间滚出细碎的弧度。
起初只是例行的采访,问起村里的老故事。张爷爷沟壑纵横的手突然顿住,指着墙角那棵歪脖子桃树说:“五八年饥荒,她把最后半块红薯塞给我,自己啃树皮。” 张奶奶嗔怪地拍他手背,却在低头穿针时,眼角的皱纹里漫出温柔的潮。
我们带来的相机突然成了话题焦点。张奶奶摩挲着墙上泛黄的结婚照,二十岁的她梳着麻花辫,青年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两人的布鞋都沾着泥。“这照片都模糊喽。” 她轻叹着,指腹反复碾过玻璃相框。当我们提出为他们补拍一张老年结婚照时,张爷爷耳背的耳朵突然竖了起来,张奶奶慌忙用围裙擦了擦手,像个要赴约的小姑娘。
张爷爷执意换上那件藏在樟木箱底的中山装,领口磨破的地方缝着细密的补丁。张奶奶把两尺红头绳重新缠在辫梢 —— 那是当年的彩礼,如今成了鬓边最鲜亮的装饰。镜头里,张爷爷粗糙的手掌轻轻搭在张奶奶膝头,两人眼角的皱纹在阳光下堆成温柔的沟壑。快门按下时,张奶奶突然笑出了声,惊飞了窗台上栖着的麻雀。
傍晚打印好的照片递过去,张奶奶捧着相纸的手微微发颤。张爷爷凑近看了半晌,突然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比年轻时俊多了。” 两位老人握着我们的手不肯松开,掌心的温度透过汗湿的指缝渗过来,像握住了一整个沉甸甸的秋天。张奶奶转身从柜里摸出罐蜂蜜,硬塞进我们背包:“沾着照片看,比糖还甜。”
离开时月亮已挂上竹梢,张奶奶非要塞给我们一篮新摘的橘子。张爷爷站在门后,借着月光把松动的门闩又紧了紧。竹门合上的瞬间,我听见张奶奶轻声问:“明天把新照片挂在哪块墙上好?” 张爷爷嗯了一声,拐杖叩地的声音笃笃响,像在数着剩下的日子,又像在丈量相守的光阴。
回程的车窗外,那棵歪脖子桃树在风中摇晃。突然明白,所谓天荒地老,不过是有人陪你把豆角择成月光的形状,把布鞋纳成岁月的纹路,在半个世纪后仍能并肩站在镜头前,让时光为彼此的皱纹镀上金边。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段柯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