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2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彩云红韵・滇情振兴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董佳慧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3人走进昆明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先后走访翠湖、昆明老街、斗南花卉市场、云南省博物馆以及官渡古镇等地,通过沉浸式调研,深入感受春城文化魅力,探寻地方发展路径,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
一、访翠湖老街,触摸城市文化根脉
7月20日,实践队首站来到翠湖。晨光中,遛鸟人、打拳者与择菜的市民共同勾勒出充满生活气息的晨景;午后的茶馆飘着盖碗茶香,学生捧着冰粉穿梭其间;暮色里,烧饵块的甜香萦绕着散步的人们。队员们在这份市井烟火中,感受着昆明人踏实的归属感,同时了解翠湖的历史变迁,探讨城市绿肺的保护与新时代焕新之道。
▲图为翠湖公园正门照
当日下午,实践队走进昆明老街。青石板路蜿蜒,两侧古色古香的建筑沉淀着岁月痕迹。队员们走访老街手艺人,欣赏精湛技艺,感受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并思考如何借助文旅融合,让老街文化底蕴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游客驻足。
▲图为昆明老街正门照
二、探斗南花市,见证科技赋能产业
7月21日,实践队前往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刚入市场,队员们便被满眼绚烂的色彩包围,花农推着花车穿梭,讨价还价声与花香交织,展现出浪漫与烟火气交融的独特场景。
▲图为斗南花市正门照
在鲜切花电子交易中心拍卖厅,拍卖师邹明川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鲜花拍卖流程及鲜切花等级划分标准。通过近距离观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对鲜花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图为鲜切花拍卖师邹明川讲解拍卖过程
随后,实践队参观斗南花卉大数据中心。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董事长助理王晋艺凌女士为队员们讲解了斗南鲜切花的产业概况、交易规模及销售渠道分布等内容。在与负责人的互动提问中,队员们全面了解了鲜切花市场情况,感受到数字科技为花卉产业注入的强劲动能,以及其中蕴含的“振兴意”。
▲图为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董事长助理王晋艺凌女士进行讲解
▲图为队员们积极向负责人提出问题
三、寻历史踪迹,解码岁月民俗密码
7月22日,实践队走进云南省博物馆。这座融合盝形顶、通天柱元素的建筑,藏有1.26万余件文物。从远古至先秦的“祥云大波那铜棺”,见证滇与荆楚文化的交融;秦汉时期的“滇王之印”,诉说滇文化与中原的趋同;唐宋的“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展现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元明清的“金镶红蓝宝石冠”,记录民族文化的融合;近现代文物则铭刻着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队员们在历史长河中穿梭,为“滇中情”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图为老师与队员们积极讨论文化载体
当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官渡古镇。古老的寺庙、热闹的集市、独特的民俗表演,让队员们感受到最地道的昆明生活,沉浸在浓郁的地方特色之中。
▲图为官渡古镇正门照
此次昆明之行,实践队队员们在这片土地上汲取成长的力量,他们表示,将持续走进云南的乡村与企业,开展更深入的走访实践,“愿化身为点点星火,为云南的发展之路添光增彩”,让青春在时代浪潮中绽放绚丽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芯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