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对幸福的感知力与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提升成长质量和塑造美好未来至关重要。为助力青少年解锁“幸福密码”,筑牢“健康根基”,武昌理工学院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爱心托管班”于7月14日在马鞍山社区教学点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幸福与健康”主题课程,为当地青少年的成长注入温暖力量。
本次课程以“悟幸福内涵,强健康意识,促身心发展”为主题,聚焦幸福感知的培育、健康习惯的养成以及身心协同发展三大板块。负责本次课程的是志愿服务队的杨静怡老师,她以重构“幸福与健康”的理念框架为切入点,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紧密依存关系,帮助同学们系统而准确地理解了这两个名词背后的深刻内涵。在理论讲解结束后,她巧妙地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有效拉近了师生与课堂的距离。
课程中,杨静怡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了两个核心问题:“什么是幸福?”以及“什么是健康?”同学们积极举手,争相分享了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在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后,杨老师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延伸。她指出,“幸福”不仅仅是开心,更是“内心的踏实”,它体现在被他人需要的价值感、接纳不完美自我的和解以及专注于做事过程的充实感。。同时,她也提到“健康”不只是不生病,更是“有能力应对生活”,并提出了要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学会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以及学会自我保护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身心健康。
为了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同学们的实际行动,杨静怡老师设计了两个互动环节。首先是“幸福的重量”分享,同学们被鼓励讲述一件当时觉得困难重重,但完成之后却倍感幸福的事情,从而体会到“辛苦后的甜更深刻”。有的同学分享了“解出难题”,有的则提到了“坚持跑步锻炼身体”,还有的同学表示是“考试中取得的进步”。在同学们积极分享的过程中,杨老师将话题自然地引向了第二个环节——“我的健康警示牌”。每个同学被要求写下一个“自己正在忽略的健康习惯”和一个“下周可以做出的微小健康行动”,并互相监督,共同实现健康上的小改变。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了授课老师杨静怡,她表示:“幸福与健康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命题。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增强体悟幸福生活的感知力,提升践行健康理念的行动力,让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扎根心底,最终成长为一个身心幸福、健康快乐的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