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有群“追绿人:湖南师大实践团用调研书写桃子湖的守护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06 2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雨楠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吴静 袁婕 唐雨楠) 桃子湖畔,荷风送香,水波轻漾。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湘畔守望”暑期社会调研团深入桃子湖区域,开展以“绿色长江,青春护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综合运用水质检测、生态观察、问卷访谈等多元化手段,对桃子湖生态环境展开立体化调研,以青年智慧与行动开展湖区生态保护工作。

水质检测:以数据为笔,绘生态底色​

水质检测作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核心手段,其数据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在桃子湖生态调研工作中,团队严格遵循采样规范开展作业:成员们依据既定监测点位布设方案,在湖区多方位进行水样采集,专业采样设备中盛装的水样,作为后续实验室分析的重要原始依据;通过浊度仪、溶解氧测定仪等专业设备开展现场检测,实时记录的关键水质参数,共同构建起湖泊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体系。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调研团始终秉持“与水同行”的专业精神,通过系统、规范的监测体系,使水质检测从单纯的数据跃升为生态环境的动态评估工具。团队队长表示:“监测数据不仅量化呈现了桃子湖的水质现状,还有助于评估水体生态健康。”

生态观察:以脚步为尺,护湿地生机​

调研团队牢记“生态观察要多去实地、仔细研究”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野外调查。他们沿着桃子湖岸边划分网格,采用“边走边看”和“定点记录”的方法,详细记录湖边植物的生长情况。​

每到一处调查点,研究人员都会采集植物样本,对照图鉴仔细辨认植物种类,测量植株高度、覆盖面积和出现频率等数据。针对湖里的水生植物,重点观察荷花和芦苇的分布情况,同时记录它们生长环境的相关信息,最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植物档案。

在应对福寿螺生态入侵问题时,调研团队成员深入水域开展清理工作。通过系统性的人工干预,对福寿螺种群进行有效控制,切实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数据采集与分析中,调研团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统计区域植物多样性,运用专业方法研究生态演替规律。

问卷访谈:以倾听为桥,集民声民意​

问卷调查组深知,生态保护离不开人的参与,倾听湖区的“人声”,才能让保护更有温度。​调研团队化身连接生态环境与公众想法的桥梁:在林间的休憩区域,调研成员分发问卷,采访行人。交流中,成员们收集大家对岸线垃圾清理的建议,同时交流近年来湖区生态变化背后的原因。​

调研是实践的基石,更是行动的指南。经调研分析,桃子湖生态系统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生物多样性维持在较好水平。然而,人类活动干扰因素仍较为突出,其中游客无序投喂鱼类行为导致水体营养结构失衡风险加剧,沿岸垃圾破坏湖滨带生态平衡;同时,部分水域水生植物群落存在物种组成单一、生态位重叠等问题,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生物链稳定产生潜在威胁。​

基于此,实践团建议:加强湖区环保宣传,让“护湖”理念走进人心;设置更多分类垃圾桶,让“无痕游览”成为习惯;定期开展生态修复,让水生植物群落重归丰富。未来,希望更多青年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勇于担当,让每一片水域都能永远荷风送香、水波清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雨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