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把漆扇的花纹总画不好,您能再教我一次吗?”在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暑期爱心学堂”,留守儿童们举着皱巴巴的手工纸,仰着小脸向支教老师求助。自6月24日起至今一个多月,人文学院“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成员吃住在村,用陪伴与温暖为龙山村的留守儿童点亮多彩暑期。
图为芜湖市何湾镇龙山村暑期爱心学堂漆扇课堂合影
前期,调研团通过入户走访、与村干部交流等方式,以需求为导向,精准筹备“暑期爱心学堂”。与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话家常,认真记录孩子们“想有人辅导数学题”“希望知道宇宙里有没有外星人”等心愿;与村干部围坐畅谈,梳理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入户走访宣传暑期爱心学堂的成立
“原来星星真的会‘眨眼睛’是因为大气流动呀!”“您看我折的纸飞机能飞过村口那棵老槐树!”课堂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成为山村最动听的旋律。在驻村干部赵争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暑期爱心学堂”正式开课,调研团采用“作业辅导+特色课程+家访谈话”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兴趣拓展、心理关怀与安全保障等全方位服务。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日常走访学堂成员家庭
在“暑期爱心学堂”中期汇报暨大学生志愿者交接仪式上,调研团第一批成员分享了与孩子们相处一个月的支教故事和自己的收获。一位学生家长紧紧握住调研团成员的手说道:“老师,你们真好,孩子都不舍得你们离开。”现场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7月25日至8月8日,调研团第二批成员将接续支教,助力龙山村的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
图为何湾镇龙山村暑期爱心学堂中期汇报暨大学生志愿者交接仪式现场
据悉,本次活动不仅得到了何湾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学校各级领导老师的关心与支持,多次实地走访看望调研团成员。团队事迹先后被中国青年报、安徽学联、芜湖市人民政府官网等媒体报道。
图为安徽工程大学各级领导老师实地走访看望团队成员
下一步,“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将持续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实际需求,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模式,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绘就温暖底色。(通讯员:范乐彩 高洁 卢敬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乐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