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星火计划”暑期志愿者们满怀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前往昆山市红十字会参加了一场志愿者座谈会。此次活动旨在深入理解和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三献”精神,聚焦于无偿献血、遗体捐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三个领域,通过专业交流与捐友访谈,为推动区域“三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
图为为参加志愿者座谈会
活动的目标在于通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使志愿者明确“三献”工作的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提升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同时,通过采访红会志愿者,学习一线宣传推广的经验,探索提高公众认知度与参与度的有效途径。作为连接红十字会与社会公众的重要桥梁,志愿者们急需系统掌握“三献”工作的专业知识,而此次座谈会正是针对性地搭建了知识传递与经验交流的平台。
图为昆山工作人员为志愿者分享经验
座谈会伊始,昆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首先概述了当地“三献”工作的总体情况,并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的发展成果。数据显示,昆山市无偿献血的人次年均稳定增长;遗体器官捐献的登记人数逐年上升,累计完成遗体捐献66例、器官捐献40例,为医学科研和生命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数据让志愿者们直观感受到了“三献”事业的社会价值,增强了投身志愿服务的责任感。
在工作融合讨论环节,志愿者与红会工作人员共同探讨了“三献”工作与日常志愿服务的结合点。大家一致认为,应将“三献”宣传融入社区服务、校园活动、企业公益等多元场景,通过资源整合扩大影响力。志愿者们结合自身服务经历提出了建议,希望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使红会的专业指导与志愿者的一线实践形成合力,提升工作实效。
规范流程是保障“三献”工作质量的关键。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造血干细胞入库的注意事项,从捐献者健康状况征询的细节要求,到信息登记的准确性标准,再到血样采集的操作规范,逐一进行了说明。“入库信息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后续配型的成功率,必须做到零差错。”工作人员的强调让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了严谨工作的重要性,纷纷认真记录要点,并针对疑问进行了现场交流和解答。
宣传工作是打破认知壁垒的重要手段。座谈会明确了“三献”宣传的标准化流程,包括宣传材料的规范使用、核心知识点的准确传递、不同场景的宣传策略等。工作人员介绍,线上将依托官方平台发布权威信息,线下将通过社区宣传栏、公益讲座、宣传摊位等形式扩大覆盖范围。特别提出针对青少年、企业职工等特定人群,可结合急救知识培训开展“三献”宣传,让公众在学习急救技能的同时,理解无偿献血等捐献工作在生命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遗体器官捐献流程的讲解体现了人文关怀与规范管理的统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报名登记的线上线下渠道,说明了捐献意愿公证的法律流程,以及捐献完成后悼念缅怀机制。从登记信息的保密原则到捐献者家属的权益保障,从缅怀场所的建设到纪念活动的组织,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志愿者们了解到,昆山市红十字会已建立了捐献者纪念墙,并定期组织缅怀活动,让奉献精神得以永续传承。
图为志愿者与昆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合影 此次座谈会历时3小时,紧凑高效的议程确保了知识传授与理念传递的扎实落地。15名直接参与的志愿者系统掌握了“三献”工作的流程规范与宣传技巧,成为了规范化服务的种子力量。按照辐射效应测算,通过这些志愿者向亲友、同事、服务对象进行二次传播,预计将有超过60人间接受益,使“三献”知识和精神理念触及更广泛的群体。
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三献”工作的流程标准,强化了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专业认知,为提升招募效率和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通过明确宣传的方向与方法,将推动“三献”知识更精准地普及,逐步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志愿者们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专业的服务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推动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文:陈禹诺
图片:微光永恒遗捐宣传志愿队
审核:王怡然 陈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缪欣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