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探寻常德河街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融合的治理经验

发布时间:2025-08-06 19: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亭萱   阅读 6.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清晨的常德河街,薄雾轻笼穿紫河面,青石板路上已有游人漫步。近日,实践团的身影活跃在这片承载城市记忆的街区。他们怀揣问卷与记录本,深入游客、商户与管理者之间,展开了一场聚焦穿紫河治理成效与街区发展的深度调研,探寻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交织下的城市治理密码。

实践团与河街管理处欧阳经理进行了专项访谈。围绕问卷中涉及的“生态维护难点”、“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等深层议题,欧阳经理详细介绍了截污清淤、生态浮岛建设、智慧水质监测等核心举措,并坦言挑战是保持水质长期稳定、高峰期人流疏导、如何让非遗活得更接地气。

▲图为实践团与欧阳经理访谈现场

临河茶馆的李店主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水清景美的环境就是河街最好的名片。他切身感受到,旅游旺季店铺客流倍增,游客也更青睐在此停留,点上一壶茶,细细品味老河街的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临河茶馆店主问卷调查

带着问卷收集的初步反馈,队员们沿穿紫河畔展开实地印证。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白墙黛瓦,沿岸葱郁的植被与亲水平台相得益彰。团队成员观察到,河街不仅恢复了历史风貌,更因水环境的根本改善而重获生机,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图为队员实地印证现场

此次三下乡问卷调查之旅,让湖工商学子们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据解读治理。不仅收集了穿紫河治理的社情民意,更在实践中领悟到:城市的发展密码,就藏在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共鸣里,藏在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共同谱写的奋斗乐章中。守护这一河碧水、传承这一街文脉,是城市的责任,也是青春力量可以为之奔流的方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亭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