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行走叶集: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三下乡”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8-06 18: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书妍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李书妍)盛夏时节,骄阳似火。8月1日至8月5日,北京林业大学“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走进六安市叶集区,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五天里,队员们围绕红色教育、文化研学、产业调研、儿童关怀与安全科普,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

建军节里,共话“军魂”

8月1日,正值“八一”建军节,实践团第一站来到顺河社区。活动在一段生动有趣的建军节主题动画中拉开帷幕,鲜明的画面与轻快的讲述,让孩子们迅速沉浸其中。队员们精心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作答,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随后,全场共同观看《人民日报》出品的八一建军节宣传片。银幕上,一个个历史瞬间、一段段真实影像,展现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辉历程。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不时低声讨论,“原来建军节是这样来的!”一位小朋友的感叹,让现场的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图为顺河社区活动室内孩子们正认真观看宣传片“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天行 摄

三馆穿梭,触摸文化脉搏

8月2日,队员们开启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的研学之旅。上午,在叶集区博物馆,大家沿着“时经事纬”的展陈路线,依次参观了历史文物、人物事迹与地方风俗展区。馆员耐心讲解了叶集的变迁史,从先秦古邑到现代新城,队员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为之后的宣讲积累了素材。

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馆内参观“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书妍 摄

中午,队员们来到科技馆,与当地孩子一同参与互动科普体验。光影实验、机械拼装、航模展示等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长大想当科学家!”一位小男孩兴奋地说,引来大家会心一笑。

下午的文化馆之行,则在一幅幅少儿画作和公共艺术装置间展开。色彩斑斓的画布、富有想象力的构图,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叶集新生代的艺术热情。

果岭调研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8月3日,实践团走进江淮果岭,开展“民宿+农业”产业调研。在果园里,果树枝头挂满了青翠欲滴的秋月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民宿负责人介绍,这里不仅提供住宿和餐饮,还让住客参与采摘、体验农事,“这样不仅增加了游客黏性,也让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队员们认真记录,频频提问。

在“徐贵祥创作室”的标识牌前,大家了解到这里还是著名作家的创作取景地。文学与乡土的结合,让产业调研多了一份文化味道。

图为实践团与民宿经理的合照 “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书妍 供图

图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的创作室“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书妍 摄

手工课堂激发创造乐趣

8月4日,实践团来到御湖庄园惠普托育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创意手工课。活动分为折纸与干花拼贴两个环节。折纸环节中,队员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沿线折叠、压实、翻转,一朵朵纸莲花渐渐成型,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成就感。干花拼贴环节更是让小朋友们放飞想象:展翅的蝴蝶,金黄的稻田,笑脸太阳。

课堂上不时传来“老师,快来看这个作品!”的欢呼声。队员们则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纯真瞬间。

图为御湖庄园幼儿园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天行 摄

安全课堂守护健康成长

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团继续在御湖庄园园区开展安全科普教育,以食品安全为主题。课堂伊始,队员们拿出几种外观相似的饮料和零食,引导孩子们辨别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互动问答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过期、如何识别“三无产品”,还了解了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图为队员韩佳希在课堂上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宣讲“绿色梦想·稻花香里”实践团通讯员 李书妍 摄

青春脚步不停,服务热忱不减

五天的叶集之行,是一次将课堂搬到田野、把青春写进大地的深度实践。从顺河社区里稚嫩而真挚的笑脸,到江淮果岭上迎风摇曳的梨树,再到御湖庄园里五彩缤纷的手工课堂,实践团的每一步都与这片土地的呼吸同频共振。返程的列车会驶离叶集,但青春的热度与服务的初心不会随之降温。青春的答卷,没有句号,只有一次又一次新的出发。

撰文 | 李书妍

图片 | 李天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书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