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6日讯(通讯员 徐艺恬、张鸣一) 近日,温州大学教育学院 “云中侨” 暑期实践队走进任岩松中学(小学部),为侨童开展系列特色传统文化课程,以文化浸润助力侨童筑牢根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侨童成长需关怀,实践队响应号召践使命
“以前总觉得那些古诗啊、老故事听着就有点无聊,但现在我发现原来中国文化这么有意思!”在与侨童彤彤的谈话中,不难发现彤彤脸上难以遮掩喜悦与自豪。
温州侨乡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尤其是其文化情感与文化认同的培育,长期受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因家庭跨国迁移,在文化认知与情感归属上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引导与关怀。为响应国家“要鼓励海外侨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中外民心相通”呼吁,温州大学教育学院“云中侨”暑期实践队于近日走进任岩松中学(小学部),以专业的师范技能、热情的教学态度、贴心的志愿服务为侨童开展系列特色传统文化课程与课后辅导,搭建起侨童触摸文化、扎根家乡的桥梁,为侨乡教育事业建设增添绚丽光彩。
特色课程融体验,浸润传承中华文脉
从侨批承载的家族记忆到温州美食唤起的乡愁乡韵,从汉字演变中的文化探寻到活字印刷里的智慧感知,云中侨实践队通过“景溯乡韵”“埏植传心”“印梦创新”“字筑文脉”“味溯乡愁”等系列课程,将传统文化元素与互动体验深度融合,实现文化的浸润与传承,助力侨童筑牢文化根脉、增强家乡归属感与中华文化认同感。
图为侨童认真上课倾听 林芷瑜供图
在“印梦创新”课堂上,小秦老师为侨童们讲述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组织大家分组体验活字印刷步骤,开展了“活字印刷是否该推广”的辩论活动,让侨童们在制作个性化书签的过程中,触摸四大发明的文化肌理,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
在“字筑文脉”课程上,小徐老师聚焦汉字演变,通过层层互动式任务推进,引导侨童们临摹生肖甲骨文,积累相关的成语诗句,绘制创意卡片,助力他们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图为侨童举手发言 林芷瑜供图
在“味溯乡愁”课堂上,小吴老师溯源温州美食,通过“美食小侦探”游戏和饮食宜忌科普,让侨童们设计餐单与餐具,以课堂为桥,贯通古今,让侨童了解瓯越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树立健康观念,赓续文化基因。
图为云中侨暑期实践队在为孩子们授课 林芷瑜供图
青春担当润侨心,共谱侨乡文化教育新篇
“在暑期实践中,我们不仅发挥师范生专业所长开展文化教学,更在朝夕相处中深化了对侨童精神需求的理解,涵养了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云中侨实践队成员坦言,这段用真心浇灌的实践经历,已成为他们青春行囊里温暖的“文化印记”。
图为云中侨暑期实践队集体合照 邓佳艳供图
文脉润侨乡,温情伴童行。此次云中侨社会实践队的暑期实践,是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落实文化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实践队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活动,在培育侨童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为青年学子践行文化使命、服务侨乡建设探索了新路径,持续为新时代侨乡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谱写“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艺恬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