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推普·新语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探秘桃林蔬菜博览园:科技与语言共助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30 17: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思文 马梦阳 陈欢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日,苏州城市学院“推普·新语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前往江苏省连云港市桃林镇的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桃林蔬菜文化博览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农业与语言文化融合发展的探索之旅。此次参观不仅让学子们亲身体验了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更深刻理解了普通话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博览园概览:现代农业的典范

桃林蔬菜文化博览园占地约16000亩,其中约90%用于番茄种植,是国内重要的规模化、标准化番茄生产基地。园区集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示范、蔬菜文化展示、观光体验于一体,是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实践团成员们首先被园区的宏大规模所震撼,连片的温室大棚规划有序,产前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显身手

在园区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产前准备示范区,亲眼见证了土壤消毒、基质堆放、灌溉及环境控制设备的检修过程。园区广泛应用营养液栽培技术,这种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还体现了现代农业对管理和技术的极致依赖。此外,园区还引进了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引领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

文化博览,农业多元价值尽显

博览馆是本次参观的另一大亮点。馆内展示了800多个蔬菜品种,以及番茄种植技术的演变和文化历史。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了解了番茄的多样性,还通过碰碰香等特色植物的趣味互动,感受到了农业的多元价值和文化内涵。园区还尝试引种南方水果,如百香果、小芭蕉等,虽口感略逊于原产地,但展现了农业创新的无限可能。

普通话助力,现代农业与语言文化融合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特别关注了普通话在园区管理与技术交流中的使用情况。园区明确将普通话作为管理和技术交流的工作语言,新员工入职培训强调普通话要求,内部会议、技术培训、安全规程等均使用规范汉字和普通话。这种语言环境的营造,不仅提高了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技术传播深度,也为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感悟:乡村振兴,语言先行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现代农业的规模效应和科技魅力,更认识到了普通话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探访东海桃林蔬菜文化博览园,不仅让苏州城市学院的学子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现代农业的发展动态,探索普通话在乡村振兴中的更多应用场景,为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