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博孜墩筑牢地质“安全锁”

发布时间:2025-07-31 12: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佳丽   阅读 7.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18日至23日,塔里木大学泥石流调查团队深入博孜墩地区的雪原村和阿拉布拉克村,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调查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知识,为当地村民科普泥石流相关知识,如同为博孜墩地区上了一把地质“安全锁”,这不仅体现了专业团队对村民的责任担当,更彰显了党对山区人民的深切关爱。而村民们以朴实的态度,展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走访雪原村:汲取教训,主动求知

在雪原村,许多家庭曾遭受泥石流的侵袭。面对地质调查团队,村民们积极分享泥石流发生时的场景,并表达了对学习泥石流知识的迫切需求。几乎所有村民都关注到“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这一关键问题。过往的灾害并未让他们消沉,反而促使他们主动探寻避免泥石流事故的方法。这种从教训中总结经验、向知识寻求安全保障的精神难能可贵,比任何理论都更具说服力。

走进阿拉布拉克村:从“学”到“做”,知行合一

调查团队来到阿拉布拉克村后,村民们展现出从“我要学”到“我要做”的智慧进阶。在村委会座谈时,团队成员进行了关于泥石流灾害的演讲,引发了村民们的强烈共鸣。村民们提出“练真本事才能保命”的建议,地质团队也切实地教导村民如何在泥石流发生时逃生、救援,以及如何判断和预防泥石流,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这一系列互动,将知识转化为改变现状、保障安全的实际行动。

问卷调查:经验与专业的碰撞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村民们凭借生活经验标记的“危险区域”与专家的判断相近,这表明村民们在长期与泥石流的“共处”中,对泥石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他们对泥石流的认知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此时,团队中的专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村民们积极学习,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他们深知“学了能用,学了能救命”,这种对知识的重视,既是对专家的认可,更是对自身生命安全的负责。

集中宣讲会:积极互动,高效学习

集中宣讲会上,村民们积极参与,提问精准且切中要害。当专家提到“泥石流前兆有巨响”时,众多村民纷纷举手发言,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寻求应对泥石流的最优解。他们并非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将听到的内容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用生活经验对知识进行“过滤”和“补充”,这种“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改”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天的调研活动结束,地质调查团队收获的不仅仅是数据,更收获了对“学习”的全新理解。村民们虽不善言辞,却深刻领悟到“防灾即保家”的道理。尽管语言存在障碍,但对知识的渴望使双方紧密相连。村民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学习作为守护家园的有力武器。此次调研,地质团队将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保护锁”,把“守望相助”的情谊留在了博孜墩。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博孜墩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山川将更加秀丽,人民生活也将更加幸福。

撰文 |黎发铭 刘佳丽

图片 | 毛军鹏 叶家汐 任翔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佳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