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赓续踏苗乡,医心暖老普新章

发布时间:2025-07-31 11: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依萍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王依萍、赵丽)为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更对路、更有效,使基层真正得实惠。近日,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赓续戎装 红医铸魂”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毕节市织金县官寨苗族乡开展“关怀踏入乡村里,军心医心抚老心”实践活动,在这片满是民族风情的土地上,他们以医学生的青春微光,点亮乡村交流与健康保障新篇。

活动开展半月前,团队便进入“备战”状态。队员们分头行动,有的人梳理急救知识里最实用、好操作的内容,像跌倒摔伤、创伤包扎等这些在乡村生活中可能派上大用场的技能。有的人则与官寨苗族乡政府进行沟通,最终敲定以官寨苗族乡居民委员会会议室作为活动场地,并提前摸底当地老人日常交流习惯,只为让后续行动更“接地气”。

早上10点,团队成员带着急救设备和其他物资来到会议室,同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短暂交流后,活动正式开始。实践团队以当地老人为对象,开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成员聚焦“剧场+推普”,上演“问路遇到方言怎么办”与“当方言遇见支付”等情景演示,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碰撞,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宣传了推普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举措。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普通话相关知识宣讲。杨再东 供图

由于农村常见意外频发,且村民急救知识匮乏,黄金救援时间内难以开展有效自救互救。所以在普通话推广结束后,团队继续为大家讲解如跌倒骨折、烧烫伤处理等常见急救措施。队员驾轻就熟地以方言辅助,逐个讲解,在进行详细的实操讲解后,还邀请老人亲自上手演示,务必让大家听明白、记得住。同时团队采取血压测量到血压预防到血压治疗的方式,结合血压数值讲解高血压急症的应对办法,在老人们了解自身基础健康状况的同时,让健康保障既具体又贴近老人需求,切实增强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急救包扎演示。杨再东 供图

在完成老年人的普通话推广和急救知识讲解之后,团队兵分两路,一队走进村民家中将普通话同就医问诊中会遇到的困难结合起来,了解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村民表示他在就医时需要有家人陪伴,自己不敢独自去就医。另一队成员在一家移居到此地的白族阿奶口中得知因方言习惯,他们和城里上学的孙辈交流很犯难,“娃娃回来讲普通话,我有时听不懂,想唠唠又没法”,阿奶无奈地摇摇头道。交流中,团队成员记下老人对普通话学习的盼头,也摸清普通话推广的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急救包扎演示。杨再东 供图


随着调研工作的推进,活动渐近尾声。团队在汇总调研数据时,梳理出一堆问题:普通话推广上,老人想学但基础弱,没持续学习的环境;急救知识这边,尽管老人对知识所收获,可实操技能掌握还不牢,而且乡村急救设施也跟不上。团队表示,后续要把调研结果理顺,和乡政府联手搞长期帮扶,让这些知识真在乡村扎下根。
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以普通话为桥、急救知识为盾,在官寨苗族乡留下温暖印记,让青春在服务中闪闪发亮,也让社会看到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无限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活动集体合照。杨再东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依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