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游)7月24日下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路同行,点亮希望”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巴彦淖尔利民眼科医院,为30余名医务人员开展急救知识科普活动。
实践团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手册发放”三位一体模式,系统传授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助力提升基层医疗应急能力。
专业赋能,打造“生命急救课堂”
实践团成员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人体模型现场演示CPR标准操作流程。“胸外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成员们通过分步讲解和模拟操作,重点强调黄金4分钟急救原则。医务工作人员踊跃亲自上台实操,现场气氛热烈。
“腹部冲击要找准脐上两横指位置,用力方向需向上向内……”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实践团创新性地编撰“石头剪刀布”的操作口诀,将专业医学原理转化为通俗记忆点。
手册里的温度,科普中的匠心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还向医务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发放了《“湘约守护,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宣传手册》。这份手册凝聚着实践团的心血,不仅包含CPR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图解,更特别设置骨折、鼻出血、癫痫、烧烫伤等20余个高频急救场景。“这本手册既是操作指南,更是医患沟通的桥梁。”利民眼科医院一位护士长如是说。
星火燎原,构建科普网络
此次活动是中南大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实践的缩影。从三湘大地到塞北草原,中南大学湘雅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这场跨越千里的急救培训,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未来,实践团将永葆初心,用专业与热情为基层医疗持续注入新活力。
撰文 | 李游
图片 | 李游
审核 | 张恩驰 孙浩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