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科推普进秦巴,语通安康润万家”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这支由13名师生组成的队伍将于7月11日赴安康市镇坪县牛头店镇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专业团队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精心组建了本支实践队,旨在服务乡村语言文化建设。团队由管理学院正处级辅导员李墨音、思想政治辅导员朱瑜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11名来自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工业工程、数字经济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均具备良好的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及以上)和饱满的服务热情,立志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融入乡村推普实践。
创新模式,靶向服务乡村需求
此次入选全国重点团队,是对团队前期精心策划的实践方案的充分肯定。区别于传统的单一讲课模式,团队创新性地提出 “语言服务+志愿引领+乡村需求”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并设计了“靶向式语言服务”模式,即通过深入调研精准识别需求,分层设计活动内容,因人施教。实践活动将紧密围绕牛头店镇(一个深处秦巴腹地、交通相对不便、留守老人儿童多、普通话普及率亟待提升的地区)的实际需求展开,涵盖四大核心板块:
1. 精准调研,把脉语言现状:深入农户,通过问卷与访谈,100%覆盖目标村落常住人口,全面掌握村民语言使用习惯、困难及需求,形成详实调研报告,为推普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2. 趣味课堂,点燃学习热情:针对学龄前儿童和留守儿童,开设寓教于乐的普通话课程,通过互动问答、诗词朗诵、绕口令挑战、创意拼贴诗、小主持人体验等形式,提升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3. 产业赋能,激活内生动力:紧密结合当地特色茶产业及旅游发展需求,开展“电商直播语言培训”和“旅游讲解情景演练”。通过模拟直播带货、民宿接待、茶园导览等真实场景,提升村民运用普通话进行产品推介和服务接待的能力,切实助力产业“出圈”和农民增收。
4. 银龄关怀,跨越数字鸿沟:聚焦老年群体,开设“普通话基础课堂”和智能手机应用指导。结合微信、抖音、12306购票、高德地图等常用APP,教授基础操作与生活对话,解决“不会说、不敢说”的痛点,同时融入温情陪伴,增强老人沟通能力与幸福感。
目标明确,期待实效
团队期望通过多天的扎实工作,实现多重目标: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当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举办不少于10场覆盖各年龄层的推普活动;发放实用学习资料;录制一部展现方言保护与推普成效的微纪录片;并力争在当地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语言服务联系点,为长效推普机制奠定基础。最终目标是提升村民普通话应用能力,打破沟通壁垒,增强文化自信,为牛头店镇的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语言”动能。
目前,团队已进入最后的筹备冲刺阶段。入选全国重点团队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队员们精神饱满,物资准备就绪,方案细节经过反复打磨。他们即将带着学校的嘱托和青春的使命,启程奔赴安康秦巴山区。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用普通话架起沟通桥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
(供稿: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西科推普进秦巴,语通安康润万家”社会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佳媛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