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李丹)为号召青年学子用行动守护家乡河湖生态,让环保理念扎根校园,2025年6月中下旬,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小禹”生态文明实践队走进龙岩市上杭县第三中学、武平县第三中学,开展“水生态进校园”系列主题班会。
一、提问互动:引发深度思考
“河流是生命的摇篮,还是污染的‘牺牲品’?“实践队队员以提问点燃思考:“河流哺育文明、滋养万物,却为何伤痕累累?”孩子们踊跃举手,从供水灌溉到航运枢纽,从生物多样性到气候调节,答案汇成守护河流的共识。污染成因的探讨更激发出行动力:减少塑料、节约用水、监督排污。▲图为实践队队员就河流污染成因提出讨论
二、案例剖析:木兰溪的“重生之路”
深挖治理之艰,木兰溪的蜕变故事令人动容:从“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综合治理工程以生态补水、智慧水务、绿心保护为画笔,擘画出生机勃勃的流域新貌。屏幕上的治理数据、对比照片,让国家十余年攻坚克难的坚持,化作孩子们心中的信念。▲图为实践队队员介绍木兰溪的治理情况
三、河长制讲解:守护河流的“绿色长城”
“福建是全国首个推行河长制的省份,这一制度让每条河流都有了‘守护者’!”随着讲解,PPT上展示着福建各地河流在河长制守护下,水质改善、生态复苏的画面。实践队队员详细阐释河长制如何从“有名”到“有实”,各级河长如何巡查、治理、守护,让同学们明白,守护河流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大家纷纷点头,将“河长守护”记在心里。▲图为实践队队员介绍河长制相关内容
四、护水行动: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
“节水小妙招”“垃圾咋分类才不污染水”“发现污水排放咋处理”……队员们把护水行动拆解成一个个生活场景。PPT上,“一水多用流程图”教大家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垃圾分类指南”清晰标注哪些垃圾会污染水体;“护水监督渠道”鼓励同学们成为“民间河长”,发现问题勇敢发声。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能立刻践行的生活指引,点燃同学们的护水热情。
▲图为实践队队员介绍节水小妙招
水脉相连,生态相牵;“小禹” 接力,护水不停。这场教室中的护水课堂,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的交接。愿 “河小禹” 的火种点亮更多青春,让万千力量汇入护水长河,共护碧水清波,同筑生态家园!(供稿: 龙岩学院 李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