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法剧社暑期实践:普法点灯,启明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21 00: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小慧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刘小慧)滨海法剧社社会实践步履不停,在7月27日上午于永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未成年人精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反诈风暴》剧本杀普法活动。而在此前的红树林生态认知行,则作为实践旅程中一堂生动的“生态法治课”,为法治视野增添自然维度。

红树林畔,法治守护

作为实践旅程中的一抹“法治绿意”,7月26日恰逢国际红树林日,队员们赴天樾湾进行了生态认知活动。

图为大亚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入口

在专业人士讲解下,队员们认识了秋茄、木榄等红树品种,了解其独特的“胎生苗”繁殖方式及防风消浪、净化环境、固碳储碳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此行不仅认知自然,更深刻领悟到红树林作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其存续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就是触碰法律红线。 这堂“生态法治课”,无声地强化了尊重自然、依法保护生态的法治意识。

共破“反诈迷局”

永盛社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根据年龄被分为 “初中组” 与 “小学组” 两大阵营。虽使用相同的《反诈风暴》剧本,但工作人员巧妙调整引导节奏与互动深度,确保不同年龄段参与者都能充分投入、学有所获。

图为团队成员陈思超等人进行剧本指导

面对小学组活泼好奇的特点,社工与大学生化身“故事大王”,用更生动的语言描述案情,简化复杂推理步骤,重点引导识别“可疑链接”等直观诈骗信号。

针对初高中组更强的逻辑思维,则侧重引导分析“话术陷阱”、“心理操控”等深层套路,鼓励深入讨论诈骗成因及防范策略。

图为团队成员陈依敏等人进行剧本指导

在这样的引导下,无论年龄大小,孩子们都全情投入角色:化身“反诈小卫士”,仔细研读线索卡,热烈讨论可疑点,在模拟的“诱人广告”中抽丝剥茧。

经过紧张推理,“就是他!用可疑链接骗人!” 的指认声在不同组别相继响起。孩子们凭借集体智慧成功锁定“诈骗分子”,现场爆发出胜利的欢呼。这一刻,反诈知识不再是枯燥条文,而是亲身验证的“破案利器”。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原来陌生人的‘福利’不能随便领!”活动后,孩子们纷纷分享收获。相同的剧本,不同的年龄层,共同筑牢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诈意识堤坝。

深耕普法,步履不停

从红树林畔对生态法治的静心思索,到永盛社区未成年人分组沉浸学法的热烈场景,滨海法剧社始终以多元形式践行法治传播使命。生态与法治的交融,则拓展了法治精神的广度与深度;而《反诈风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创新普法形式在提升未成年人自护能力上的显著成效。 滨海法剧社将继续探索,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成长之路,为构建平安、清朗的社会环境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小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