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5日,新余学院“追寻革命先迹·弘扬苏区精神”红色教育实践团赴江西省瑞金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大思政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前往红色旧址群、乡村基层一线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在行走溯源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国家情怀,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行动传承苏区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的合照
踏访红色热土 感悟信仰力量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叶坪红色旧址群、沙洲坝旧红色旧址群、毛泽覃烈士陵园和大柏地战斗遗址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参观、讲解学习,深入了解中央苏区的建立历程与艰苦斗争。一件件饱经战火的革命文物、一幅幅凝重的历史图片和一篇篇详实的文献记载,勾勒出“红色故都”的峥嵘岁月,回忆起党领导创建中央苏区的风雨历程,让实践团成员更加真切感悟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图为实践团参观二苏大会议旧址并了解会议历史
行走思政无界 传承掷地有声
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新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谢禾生、邹攀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老师们以展馆史料为教材,以馆内实景作课堂,讲述瑞金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让“思政”从教室走进现场、从书本走入人心。这种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的教学方式虽无讲台,却言之有物;思政教学的授课环节虽在行走,却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了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青年血脉。
▲图为实践团开展“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
多态产业融合 赋能红旅新程
围绕“空间融合、产业融合、精神融合”三条致富密码,实践团深入泽覃村、安治村、希平村等地,对泽覃乡红色资源利用与乡村振兴发展开展调研与访谈,了解当地如何打通基础设施断点,串联红色遗址、山水资源与民族文化,推进“农产品+研学+旅游”多业态协同发展。此外,实践团还实地了解“泽覃鲜蜂”品牌IP建设、共享厨房经济、林下经济等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感受了解到“勇争先、走在前、敢打头阵”的“先锋泽覃”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资源盘活、产业融合等方面带动村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一次次的调研探索、一场场交流访谈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泽覃答卷”。
▲图为实践团师生开展红旅融合主题调研座谈会
数字思政新篇 能源科技实践
在泽覃乡东州春蕾小学,一场“数字思政教育+能源科技创新”的趣味课堂活动伴随着实践团的到来正式开始。实践团成员围绕《共产党宣言》开展了一堂红色宣讲课,并结合VR技术进行体验式教学,引导五、六年级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宣言诞生地,感受百年前的思想火种。此外,通过结合新能源专业特色,实践团成员指导小学生动手组装太阳能科技小产品,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传递绿色能源理念。一场红色宣讲,启迪信仰初心;一次能源实践,点燃求知梦想。实践团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动能,推动数字思政与科技育人深度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小学生组装太阳能科技产品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在大柏地战斗遗址参观结束时,同行村干部用毛泽东主席的寄语勉励实践团成员。“追寻革命先迹·弘扬苏区精神”不仅是一条学习之路,更是一段淬炼初心、锤炼本领的成长旅程。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以本次社会实践为新起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西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