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马院学子重温那一份乡土坚守——再读老党员邝加良的乡村振兴期许

发布时间:2025-08-29 23: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宇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探寻乡村振兴精神力量,暑假期间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谭家山镇紫竹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黄智华的带领下,拜访了紫竹村老党员、老村干部邝加良,深入了解紫竹村的变迁与发展,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希望。临近开学,8月27日实践团队长孙宇组织大家系统回顾实践历程,对暑假期间的活动进行总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邝书记座谈交流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紫竹村曾因矿产资源而繁荣,被誉为“小香港”,如今却面临诸多发展困境。与邝加良的交流中了解到,尽管危房改造、土地治理和道路修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等问题依然严峻。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大片肥沃土地无人耕种,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小,缺乏规模化发展动力。面对这一现状,邝加良表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希望青壮年能回归农村,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或探索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新模式,为村庄注入新活力。

▲图为活跃在紫竹村的志愿者们

志愿者朱师警在总结中提到:“志愿服务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实践团成员回顾访问历程时提到邝加良对村里的志愿服务团队和高校志愿者赞不绝口,指出:“他们在恶劣天气中主动帮忙,为村庄节省开支并带来新理念。然而,志愿服务也面临挑战,如经济条件有限、政府资助减少、志愿者流动性大等。”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需要建立更稳定的志愿服务机制。

▲图为湘潭大学志愿者在支教

通过回顾此次采访活动,湘大马院学子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目前乡村振兴现状的机会,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老党员邝加良的坚守与期许,为实践团成员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改善,更需要年轻人的回归与创新。


攥稿:林惠娟

图文:梁家乾

审核:孙    宇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孙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