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0日讯(通讯员黄梨娟 向蓉 陈思序)近日,湖南省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省级项目——邵阳学院"心声"志愿者服务团队于近期赴邵阳市塘坪村开展"乡村老年文化生活现状与需求"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以美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切实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的实现。
深入基层调研,倾听老年心声
调研团队采取"入户访谈+集中座谈+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塘坪村60岁以上老年群体进行了系统调研。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团队走访了全村12个村民小组,共完成有效问卷120份,深度访谈42人次。调研发现,塘坪村现有老年文化活动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活动形式以传统民俗为主,如地方戏曲、山歌对唱等;二是参与意愿强烈但组织化程度较低;三是受限于场地、师资等因素,活动质量有待提升。78岁的村民张大爷告诉调研人员:"年轻时最爱唱山歌,现在村里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希望有人能教教我们。"这一诉求在访谈中颇具代表性,反映出乡村老年群体对专业化文艺指导的迫切需求。
聚焦问题导向,探索解决方案
基于调研数据,团队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有组织的文艺活动;86.7%的老年人对学习新式文艺形式持开放态度;在活动类型偏好上,声乐类(含合唱)以63.2%的占比位居首位。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提出"三个结合"的解决方案:一是将传统文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形式;二是将专业指导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培育乡村文艺骨干;三是将日常活动与节庆展演相结合,增强活动仪式感。项目指导老师陈思序指出:"要充分发挥老年群体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示范样本
作为湖南省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的重点项目,此次调研为后续实施"长者合唱团培育计划"与“心声童声合唱团培育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组建塘坪村老年合唱团,开展基础培训;第二阶段教学具有地方特色的合唱曲目;第三阶段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演。邵阳学院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敏丽在项目座谈会上强调:"要立足专业优势,将高校美育资源精准输送到乡村基层,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老年文化服务模式。"该项目已获得当地村委部门的高度重视。
深化校地合作,助力文化振兴
此次调研活动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系统调研,团队不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更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塘坪村村支部书记唐小云表示:"专业团队的到来,为我们开展老年文化工作打开了新思路。"下一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形成《乡村老年文化服务标准指南》,并以此为基础,扩大服务覆盖面。湖南省芙蓉学子项目办负责人指出:"要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力。"此次调研活动得到了邵阳县民政局、文旅广体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当地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专业、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光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