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福佑星程,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志愿服务队携手福州市鼓楼区民政局、鼓楼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福州市小桔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25年7月2日—11日,以“夏日童行,乐融一夏”为主题,开展儿童成长与融合夏令营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团队依托高校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多学科专业优势,不仅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支持,在社区以实际行动助力儿童全面发展,服务社区500余人次。活动受到多方媒体关注,发表30余篇新闻报道,先后获中青校园、人民周刊网、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大学生云报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活动情况在学校、学院官方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本次活动宣传获得20万余次点击量,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实践影响力。团队用专业守护“孤独的星星”,用爱心搭建融合的桥梁,在实践中践行“实践育人、以爱育人”的理念,书写青春助力特殊教育发展的温暖篇章。
图为“福佑星程 与爱同行” 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合照 黄舒琪供图
一、党建引领——特教融合发力 校社共融根基 点亮星途之光
实践队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校社协同,构建起底蕴深厚的特殊教育服务网。实践队深入社区关爱特殊群体,自2023年与福州市小桔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启合作以来,双方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联动机制,本次组织队员深入河东社区开展融合实践,通过绘本阅读、公益课堂、互动律动等形式打造共融场景,推动普通与特殊儿童自然交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20余场次,服务特殊儿童680人,直接惠及超1000个家庭,辐射覆盖3000余家庭,本次实践活动是党建引领,专业赋能的深度融合。
同时,秉承“关爱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实践队关心特殊群体社会融入和职业发展情况,学院与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孤独症群体融合发展基地——星点心愿孤独症青年公益饺子馆等单位共建实践平台,在合作前期充分调研、深入实地参与志愿帮扶引导,本次共建充分发挥高校特教专业优势与省级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力量,通过支部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搭建、专业赋能培训等路径,创新“党建 + 教・研・帮・扶・融”一体化模式。党建引领下的深度合作,不仅筑牢了校社协同的育人根基,更以专业合力推动孤独症等特殊人群更好融入社会,为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图为“特殊教育工作站”授牌仪式 黄舒琪供图
图为与星点心愿孤独症青年公益饺子馆共建实践平台 黄舒琪供图
图为与星点心愿孤独症青年公益饺子馆合影 黄舒琪供图
二、专业护航——融合多科优势 打造专业课堂 助力能力提升
实践队依托高校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多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了一支由福建省特殊教育带头人王先达老师领衔的7人教师专业团队,涵盖绘画、舞蹈、特教等领域的专业指导,为活动提供全程专业支撑。所有课程均结合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行为习惯及发展需求精准设计,确保专业性与针对性。
王先达老师亲自走进课堂,以丰富的特教经验为孩子们授课,带领团队开发出涵盖感统、绘本、非遗、律动、美育等多领域的特色课程:以《情绪小怪兽》绘本为切入点,通过儿歌律动、角色扮演和情境讨论,引导特殊幼儿识别自我情绪、理解他人感受;将非遗拓印技艺引入课堂,开设粘土、折纸等手工美育课程,激发创造力与审美情趣;借助舒尔特方格、视觉追踪、律动练习等科学游戏,系统提升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长。专业师资的精准指导与课程的科学设计,有效助力特殊儿童青少年提升适应能力与发展潜能,让每一颗 “孤独的星星”都能在专业守护下绽放光芒。
图为福建省特殊教育带头人王先达老师指导实践队员 黄舒琪供图
图为福建省特殊教育带头人王先达老师走进特教课堂与孩子互动
三、融合实践——促进童享互动 播撒平等种子 绽放独特光芒
实践队以“融合”为核心理念,在“夏日童行,乐融一夏”成长夏令营里以20名心智障碍儿童及普通儿童为服务对象,搭建充满勇气、信任与成长的桥梁。队员们化身引导者与支持者,将专业知识内化于精心设计的合作任务、趣味游戏和共创情境之中。在这里,没有刻意的区分,只有自然的结对、互助的身影和会心的笑容。普通儿童展现出可贵的包容、耐心与领导力,主动伸出友谊之手;特殊儿童则勇敢地表达自我、积极参与,在同伴的鼓励与肯定中突破自我限制。每一次共同完成的拼图、每一次默契配合的律动、每一次分享喜悦的击掌,都是融合教育理念最生动的诠释。这种无痕的互动交融,不仅在普通儿童心中悄然播下了理解、尊重、平等与担当的种子,更在显著提升了特殊儿童的社交意愿、沟通能力与自信心。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特殊儿童青少年做律动 黄舒琪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为特殊儿童青少年展示“非遗拓印”作品 郑艳丹供图
四、成果辐射——传递温暖力量 彰显教育初心 续写志愿华章
实践队的辛勤耕耘结出丰硕成果,其专业精神与无私大爱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回响。活动累计惠及范围覆盖3000余家庭。团队事迹与创新融合模式引发社会广泛共鸣与高度赞誉,被十余家国家级、省市级主流媒体深度报道,相关新闻总浏览量突破10万次。这不仅是对团队工作的肯定,更有力传播了关爱特殊儿童、倡导融合共生的社会理念,显著放大了实践育人的社会效应与品牌影响力。从扎根社区的“周行计划”常态服务,到聚焦深度的暑期融合夏令营,团队始终坚守“实践育人、以爱育人”的初心使命,用青春的热忱与专业的行动,生动诠释了融合教育的核心价值。这场由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联合多方力量精心打造的志愿行动,不仅记录下了孩子们携手成长的感人足迹,更以扎实的成效、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持续的热忱,将关爱特殊儿童、推动社会融合的温暖力量不断传递、延伸。团队以实际行动点亮了特殊孩子的“心灯”,在八闽大地持续书写着青春奉献、温暖同行、助力特殊教育发展的大爱华章,为“星星的孩子”照亮更广阔的星途。(通讯员吴梦佳 黄舒琪 郑艳丹 徐艺真 温邱铭 丁雯娜 林莹涓 温思佳 兰诗妍)
图为“非遗拓印”成果展 黄舒琪供图
图为粘土成果展 黄舒琪供图
图为“夏日童行,乐融一夏”成长夏令营成果汇报活动 黄舒琪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艳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