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深处的叮咛——林场前辈刘德君先生的访谈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5 11: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怡 吴昊东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根植凉水 绿脉长歌”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有幸采访了刘德君老先生,他从二十岁开始便用青春在文件上刻下印记,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浩瀚的森林,好似凉水实验林场年轮中一道特殊的纹理。

(图为刘德君先生采访时照片)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建设需要大批木材,这对林场的采伐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面对国家的召唤,凉水实验林场义不容辞!不论年龄、不论岗位,全体职工们团结一心,积雪没过膝盖森林中,大家一同搬运木材。刘德君先生说,他至今难以忘记,当最后一根原木滚入堆放木材的地方时,全体职工爆发出阵阵欢呼——那声音并不很响亮,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团结的暖流充斥着每个人的心间。这种如同劲松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是凉水林业人在在寒冷中开辟新天地的秘诀。

(图为队员采访刘德君先生的照片)

谈及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与凉水实验林场的关系就好像桦木与红松的关系,”刘老先生如是形容自己与凉水。老先生如是形容自己与凉水。红松这种树均龄长四百年,是十分贵重的材料。但是它成长期不喜阳光直射,需要桦木这样的树种为它遮风蔽日,撑起一片阴凉。他的言谈不经意间体现着林业人特有的、对树木生长的深刻认识。等到红松真正成材了,桦木自己也已经垂垂老矣了,亭亭如盖的红松,又反过来用自己的浓荫,默默荫蔽着老去的桦木。像刘德君先生一样的老一辈林业人用自己几十年的光阴守候着林场,护着它一路成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已经步入成熟的林场也没有忘记前辈们的贡献,一直以物质上、精神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回馈着他们的辛勤付出。谈到这里,队员们眼眶微红,林业人与林场间共同成长、感人肺腑的故事是一段双向奔赴的佳话!


(图为全体成员和刘德君先生的合照)

刘老先生对年轻一辈的期许如同对雨后新苗的瞩望,殷切而深重,“年轻人要能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国家需要的这三股绳拧成一股劲。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年轻的眼睛眺望未来时,刘德君老先生的身影已悄然立于时光深处——那株曾经向上奋力成长的红松如今已经成为默默守候新一代林业人成长的桦木。与刘老先生的对谈让队员们懂得,凉水实验林场里树木的每一寸生长,都源于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永不止息的、彼此交付的爱。这种爱,是一种个人与集体、人民与国家、人类与自然彼此成就、代代相传的共生之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