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声润博白,实践赋能客乡 ——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5 11: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5.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21日至7月27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红砖青年”助力基层服务团深入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联合村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普语进乡校,童声润民心

实践团队结合博白县推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推普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在联合村小学面向小学生授课,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包括拼音、声调、语法等,以及如何讲好普通话的技巧,如发音练习方法、语调把握等进行系统宣传推广。“普通话是课堂教学的通用语言,能帮助当地学生更精准理解知识,消除方言带来的学习障碍,让乡村孩子在教育资源获取上更平等;学好普通话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交流,无论是外出求学、未来就业,都能打破地域沟通限制,为个人发展增添更多可能。”实践团队成员向家长说道。

近年来,水鸣镇联合村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陈皮产业,作为陈皮产业重要基地,水鸣镇联合村的陈皮因品质优良广受认可,但当地部分村民在与外地收购商洽谈、对接市场信息时,因普通话沟通不畅,有时难以精准传递产品特色与价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对接效率。这一现实需求,让推广普通话成为助力当地陈皮产业提质增效、村民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针对这一情况,实践团队成员在联合村村委会组织开展推普课堂,增进村民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掌握,增强文化认同,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力。

追溯语言根,深耕推普路

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博白县水鸣镇开展推普调研。作为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县,博白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显著。实践团队聚焦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的普通话掌握程度与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细致收集一手数据。调研不仅关注语言差异对推广工作的影响,更深入探究普通话普及对当地教育质量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客家文化对外交流的深层作用。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撰写报告,为当地开展推普工作提供实践参考,以语言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成员在博白县推普调研期间,专程走访王力故居。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界的泰斗,王力先生深耕语言研究、推广国语的事迹广为人知,其故居更是承载着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

实践团队成员在故居内驻足参观,通过展品文献了解王力先生的学术历程与推广通用语言的实践,深刻感悟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探访不仅为推普调研增添了历史维度的思考,更让实践团队成员从先辈事迹中汲取动力,坚定了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语言推广、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

彩绘村容貌,妙笔促同音

实践团队成员在博白县水鸣镇联合村,绘制了一幅推普主题墙绘。墙绘以生动明快的色彩,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等理念充分展现。这幅跃然墙上的“推普宣传画”,不仅为村容村貌增添了亮色,更以直观鲜活的方式让“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观念走进村民日常生活,成为村里一道会“说话”的文化风景线,持续传递着推普助力乡村发展的积极信号。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红砖青年”助力基层服务团开展的博白推普实践活动,以课堂传知、调研献策、墙绘润心多维度发力,既为当地注入了语言推广的青春动能,也让青年学子在扎根基层中深化了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解。未来,团队将持续梳理实践成果,让语言的力量更好地赋能乡村发展,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土与外界、传承文化与奔向未来的纽带。(撰稿: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陶彬)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