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黄思颖、周易、危振杰)当千年独弦琴遇上钢琴、吉他,当传统旋律与流行节拍相融,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对话近日在广西东兴京族博物馆精彩上演。2025年7月4日,广西师范大学跨京传音小队来到东兴京族博物馆本次中越独弦琴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以“弦音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通过乐器合奏、沉浸式互动和多元传播方式,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交流会上,最具创新性的环节当属独弦琴与多种乐器的融合演奏。中越艺术家们不仅独奏了京族传统曲目,更带来了其它乐器与独弦琴跨界合奏,产生了令人惊艳的艺术效果。通过独弦琴与小提琴、越南竹笛的三重奏,赢得了观众长达数分钟的热烈掌声。“从未想过独弦琴还能这样演奏,”队员周易表示,“这种创新让传统音乐变得更加包容和丰富。”
图为独弦琴和其它乐器合奏
本次交流会的另一大亮点是艺术家们主动走下舞台,与观众零距离互动。越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手持独弦琴,走进观众席间,让观众近距离观察演奏指法,甚至手把手指导观众尝试拨动琴弦。中国演奏家则用独弦琴演奏的《茉莉花》《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曲目,琴声所到之处,掌声与欢呼声不绝。这种打破传统演出形式的互动,让现场变成了一个大型音乐沙龙,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成为了音乐的参与者和共创者。
图为演奏者下台与观众互动
观众的热情回应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当听到熟悉的旋律时,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音乐打起节拍;当看到艺术家走近时,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时刻。尤其是年轻观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仅在互动环节踊跃参与,结束后更围住艺术家们继续交流。“没想到中国的独弦琴和越南的演奏技艺如此相似,”学者张小姐说,“音乐超越了语言的障碍,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深度与温度。”
图为观众席
本次交流会通过乐器融合、沉浸式互动和情感共鸣,不仅展现了独弦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播的新路径。团队成员经过询问活动组织方得知,东兴未来将继续推动独弦琴艺术的创新性表达和国际间交流,让这一古老的乐器持续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和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