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三孔文脉,感悟千年儒家智慧

发布时间:2025-08-25 00: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雨晨   阅读 38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青犁启新,鲁韵铸魂”思政领航先锋队走进孔庙,这座承载着儒家文化精髓的府邸,在红墙黄瓦间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思政实践。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三孔

清晨的阳光穿过曲阜孔庙的棂星门,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实践队员驻足门前,凝视着门楣上“棂星门”三个鎏金大字,听向导讲解其“祀天祭孔”的寓意——古人认为棂星是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既显对孔子的尊崇,也暗含对文化传承的期许。

沿中轴线前行,队员们在太和元气坊前停下脚步。导游指着坊额解释,“太和元气”象征孔子思想如天地正气般滋养万物。穿过弘道门,便是存放儒家经典的奎文阁。队员轻轻触摸阁楼的木质栏杆,感受到百年前工匠打磨的细腻痕迹,阁内陈列的宋元刻本《论语》让队员们直观体会到典籍传承的不易。

在大成殿前,十根龙柱吸引了队员的注意。柱上龙纹栩栩如生,导游介绍,这些龙柱采用高浮雕技法,哪怕在阳光照射下也不见一丝阴影,足见古代工艺之精湛。殿内,孔子塑像庄严肃穆,队员们望着四周悬挂的“万世师表”等匾额,听着导游讲述历代帝王祭孔的典故,深刻感受到孔子思想跨越千年的影响力。

行至碑林,队员们仔细辨认着从两汉到民国的千余块石碑。其中,唐玄宗李隆基手书的《石台孝经》碑尤为醒目,碑文中“孝者,德之本也”的字句,让队员们对儒家“孝悌”理念有了更真切的理解。离开时,暮色中的孔庙愈发静谧,队员们望着朱红宫墙,心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