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探访克拉玛依智慧产业园:预见边疆新质生产力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4 23: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桂花 宁明阳   阅读 22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月13日至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棚程万里”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走进了正处于火热建设阶段的克拉玛依智慧农业产业园,亲身触摸、学习新疆企业如何在这片看似条件严苛的土地上,以非凡智慧“因地制宜”,培育出充满活力的新质生产力。

步入园区,虽然主体设施尚在建设中,但规划图景与技术路线已清晰呈现。园区技术负责人热情地向实践团介绍了整体规划和一期重点项目——海力特植物工厂的进展。他着重强调:“新疆发展的核心挑战在于水资源的稀缺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因此,在园区设计中,我们将采用前沿的无土栽培技术,并配套建设全封闭的内循环水肥系统。这套系统建成投用后,预计能实现农业用水较传统大田种植节约70%以上的目标。” 团队成员吴伟骏在笔记中郑重写下:“‘一滴水’的科技旅程——从蓝图上的精准灌溉设计到未来的回收净化再利用闭环,这不仅是对节水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对干旱区农业生存法则的一次前瞻性重塑。”

成员们了解到,智慧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节水规划中,更深植于未来每一株作物的生长管理方案中。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将依据不同作物的精密生长模型,对温度、光照、水分、气体成分和营养液进行毫秒级的动态优化。当技术负责人展示生菜从播种到采收的精确“计时”模拟图时,实践团成员感叹道:“农业生产的‘模糊经验’将被可量化、可预测、可复制的‘数据模型’所取代。这彻底刷新了大家对精准农时管理的认知边界。” 这套正在部署的系统,将确保未来园区稳定产出蔬菜3000吨/年,进一步补齐克拉玛依地区“菜篮子”供应的季节性波动的短板,并保障稳定优质的供给。

一天的沉浸式学习与交流,让“棚程万里”实践团的成员们收获满满。他们看见了克拉玛依智慧农业产业园如何在艰难的的自然条件下,以高新技术为犁铧,以创新理念为种子,围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的要求,积极打造建设戈壁设施农业新途径。

从长安古韵到天山脚下,实践团跨越的不仅是地理千里之遥,更是一条认知边疆农业未来的跃迁之路。建设中的克拉玛依智慧农业产业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靠山吃山唱山歌”的深刻内涵——立足本土,依托科技与智慧,最大化释放资源禀赋潜能,创造独特价值。 此行所见所悟,也必将内化为西农学子兴农报国的真本领,更让队员们进一步懂得当代青年应担起己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青春在强农报国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宁明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