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风裹着禾苗清香,梧桐叶摇出碎光,香樟浓绿漫进教室,落在孩子们的课桌上。村里孩子早早坐好,目光追着志愿者手中的树叶、白布与水彩纸,眼里满是期待——他们盼着这堂“留住自然”的新奇课。这天,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洮茶润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带着“亲近自然、守护环境”的初心,带来植物拓印画与蓝晒工艺课,要让孩子们在动手间触摸自然,种下环保种子。
“每片树叶的叶脉,都是大自然的‘指纹’。”志愿者刚说完,孩子们便捧着梧桐叶、香樟叶、枫叶端详,指尖轻划叶脉感受触感。“这些树叶是洮水村的‘绿色守护者’,能遮凉、净化空气。”志愿者铺开白布,拓印教学正式开始。孩子们排队领来白布、胶带和木锤,兴奋地创作:有的拼小树苗,有的摆“爱护自然”字样,用胶带把树叶固定得严严实实。
图为植物拓印画课程
“敲的时候要轻且匀,像护树那样温柔。”志愿者巡回示范,“咚咚”轻响里,鲜绿顺着叶脉晕开,清晰纹路印上白布,空白布料瞬间注满生机。课后,这些拓印画挂在墙上,成了教室最亮眼的“绿色装饰”。
图为小朋友作品展示
拓印课余韵未散,蓝晒课带着“光与化学”的奇妙而来。志愿者蹲下身说:“蓝晒靠阳光作画,用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按1:1混合,制成感光溶液。涂纸后放树叶、晒阳光、冲清水,就能得到蓝底白花的画,像给自然‘拍照片’。”孩子们眼睛发亮,小声议论“比画画神奇”。
图为志愿者现场示范
接下来,大家跟着一起实践。室内备纸时,志愿者仔细混合A液与B液,用羊毛刷蘸液涂纸,强调:“涂得薄而匀,这‘感光膜’怕光,得放进黑抽屉晾干,别提前晒。”孩子们守在抽屉旁,看着淡黄绿色纸张变干,把“避光”记在心里。
图为小朋友制作蓝晒
蓝晒纸晾干后,大家到户外曝光。孩子们掏出提前捡的枯叶、花瓣,小心摆在纸上,用玻璃板夹紧防风吹。“盯紧颜色,黄绿变灰白就好!”志愿者边查看边说,“蓝晒缺光不成画,植物缺光难光合,阳光是自然的礼物,要珍惜。”15分钟后,孩子们喊着“变灰了”,捧着纸跑到水龙头下。
图为蓝晒作品晾晒中
清水流过纸面,白色叶瓣轮廓渐显,叶脉分支、花瓣弧度清晰可见,单调的纸变成满是意趣的艺术品。孩子们捧着作品,对着阳光看、轻轻触摸,惊喜地小声欢呼。
“不用颜料,只用阳光和水就做出画!以后我一定节约洮水村的水!”小男孩举着蓝晒画激动地说。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摸着叶脉:“以前觉得落叶没用,现在知道它们是‘小主角’,再也不随便摘叶子了。”还有孩子说要把画送给爷爷,分享保护植物的道理。这些真诚的话,让环保初心在孩子心里扎了根。
课程结束,孩子们忙着展示作品:有的把拓印画挂墙上,让教室飘满自然味;有的把蓝晒画叠好放进书包,要送给家人传递环保理念。“这课不只是教手工,更让孩子触摸自然时懂珍惜。”团队志愿者说,后续会设计自然笔记、种子培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家乡生态的守护者,让绿意与环保意识在心里发芽长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