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面具:自然与创作的碰撞——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开展自然美育课程

发布时间:2025-08-27 01: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曼玉   阅读 29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15日,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队双育援教团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树叶面具”手工课。志愿者们带领社区的孩子们走进自然的世界,用树叶、花朵等天然材料创作独一无二的面具,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创作的乐趣。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树叶面具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先带着孩子们在社区周边的小公园采集材料。“大家看,这片银杏叶像不像小扇子?”“这朵紫色的小野花颜色多鲜艳呀!”志愿者们一边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树叶的形状、纹理和颜色,一边讲解植物的简单知识,让孩子们在采集过程中对自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草丛与树下,小心翼翼地拾起自己喜欢的树叶和花朵,有的孩子还特意挑选了形状奇特的枫叶、梧桐叶,为后续创作积攒“灵感素材”。

回到活动中心,手工创作正式开始。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示范了面具的制作步骤:先用彩笔在卡纸上描画面具的轮廓,再沿着轮廓裁剪出眼睛和鼻子的位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采集来的树叶、花朵用胶水粘贴在面具上,形成独特的装饰。“可以把枫叶贴在面具两侧当‘翅膀’,也可以用小花瓣拼出一个笑脸哦!”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着,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创意。

图为团队成员演示如何制作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投入到创作中。有的孩子用椭圆形的橡树叶做面具的“刘海”,搭配黄色的野菊花点缀脸颊,打造出“花仙子”造型;有的孩子则将细长的柳叶交叉粘贴,模拟成“胡须”,配上深色的梧桐叶,做出了威风凛凛的“小老虎”面具;还有的孩子别出心裁,用不同颜色的树叶拼出了彩虹的图案,让面具充满童趣与活力。过程中,孩子们不时互相交流想法,分享自己的创意,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图为社区孩子动手制作树叶面具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戴着自己制作的树叶面具,排成小队伍进行了一场“创意走秀”。一张张充满自然气息的面具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光彩,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承载着孩子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美的想象。志愿者们用相机记录下这欢乐的瞬间,为孩子们留住这份与自然对话的美好回忆。

图为孩子们带着树叶面具的合影

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队长表示,此次树叶面具手工课是援教团“自然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团队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创造力,同时增进社区内各民族孩子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接下来,援教团还将开展自然笔记、植物拓印等活动,持续为社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样的课外体验,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关爱”的志愿初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曼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