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为趣,丈量本草:南中医学子知行合一赋能官滩“七彩假期”

发布时间:2025-08-19 17: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贤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宋贤)为响应国家引导青年服务基层、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号召,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脉络源启实践队)依托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联合官滩镇团委,在官滩镇暑托班开展了主题为“暑托心服务 快乐趣研学”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

实践团聚焦青少年认知特点,将中医药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体验活动,在乡土童心间播撒文化火种,探索中医药文化在基层沃土传承创新的青春实践。

一.化书为趣:启蒙课堂里的岐黄智慧

在中医药小课堂上,面对抽象的中医理论,南中医学子们借助多媒体工具和互动形式进行简化。通过卡通化的穴位图示,青年学子们指导孩子们在自身手臂上定位“合谷穴”,并讲解其缓解感冒鼻塞的实用价值。设计的“药材连连看”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配对过程中认识了薄荷、艾草、陈皮等常见药材的名称和基本功效。抽象的经络学说和药材知识,在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中变得直观易懂,激发了孩子们探索中医药的兴趣。

二.知行合一:山水风光之间的本草课堂

活动空间从教室延伸至广阔的户外,南中医学子们与官滩镇团委精心策划的研学路线,将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巧妙地融入实地探索的每一步。

四山湖观景,养阳正当时。在如长虹卧波的四山湖网红大桥上,青年学子引导孩子们感受夏日的阳光:“古人说‘春夏养阳’,夏天适度晒晒清晨或傍晚的太阳,就像给身体充‘电’。”学子们适时讲解“春夏养阳”的传统养生理念,成功将抽象的理论与孩子们切身的体验相结合。

洪湖钓趣,识“地龙”悟平衡。洪湖亲子乐园的钓竿刚垂下,欢笑声已四起。钓起小龙虾后,实践团成员以此为引,绍起栖息于塘泥中的“药材邻居”——蚯蚓(中药称“地龙”)。青年学子们讲解着“地龙”通经活络的药用价值,并借此自然过渡到生态平衡的话题,强调适度利用资源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理解中医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戚洼漫步,发现足下“金不换”。在戚洼马浪岗露营基地湖畔漫步,孩子们的目光很快被田埂路旁丛生的野草吸引,南中医学子们随即化身向导,现场辨识并讲解了车前草清热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马齿苋等常见植物的药用特性。这些曾被忽视的“野草”,在青年学子的解说中,成为了身边触手可及的中医药资源宝库,生动诠释了“本草”源于生活的真谛。

从寓教于乐的课堂启蒙,到寓学于景的自然探索,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以青春为桥梁,将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以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暑托班的孩子们。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认识和了解中医药的种子,为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千年本草智慧,终将在新一代的探索中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仲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