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土文学,共筑振兴梦想

发布时间:2025-08-19 17: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雨欣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七月中旬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探寻陕西新时代农民写作发展现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西安市及咸阳市的广袤乡村,开展了一场文化探寻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农民文学现状的深入调研,更是一场青春与乡土的深情对话,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临潼启航,探寻农民诗魂的初心之地

7月14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实践团成员已整装待发,前往西安市临潼区神东村——著名农民诗人王老九的故乡。在村支部书记王现武的带领下,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王老九文学艺术馆。馆内陈列的展品和播放的影片,生动再现了王老九从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备受尊敬诗人的不凡历程。王老九,原名王建禄,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变迁,成为那个时代农民心声的真实写照。成员们驻足于一幅幅手稿前,仿佛能听到那穿越时空的诗意回响,感受到王老九对土地的深情与对文学的执着。

午后,实践团转战南杨村,探访了王老九诗社及贺丙丁文学艺术馆。作为王老九的得意门生,贺丙丁不仅继承了师父的诗歌精髓,更在创作中融入了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贺丙丁后人贺建安先生的介绍,成员们了解到贺丙丁如何以诗歌为媒,记录农村生活,传承乡土文化,其作品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调研走访环节,实践团成员分组深入村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农民文学的认识与期待。村民们的热情与真诚,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乡土的温暖与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探寻乡土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贺丙丁文学艺术馆负责人贺建安先生

咸阳对话,聆听农民作家的心声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转战咸阳市秦都区,继续他们的文化探寻之旅成员们沿街发放调查问卷,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市民进行深入交流。调研结果显示,老一辈市民对农民文学充满怀旧情感,而青年群体则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创新方式推广农民文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午后,实践团有幸采访了农民作家姜兰芳老师。姜老师以其独特的创作经历和深刻的作品内涵,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成员。她分享了从学生时代对文学的热爱,到婚后坚持写作的心路历程。姜老师的作品多聚焦于农村女性困境,如《婚殇》深刻揭示了家庭暴力的危害,呼吁社会关注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她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更多人对农村女性的关注与帮助,同时期待建立农村作家组织,为农村文学爱好者提供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姜兰芳老师

与此同时,另一组实践团成员采访了陕西著名作家凌晓晨老师。凌老师围绕创作环境、作品质量、文学标签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他强调,文学创作应关注作品本身的质量与思想深度,而非作者的身份标签。凌老师还鼓励大学生多读新题材和蕴含深意的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鄠邑交流,共谋文学发展的新路径

7月16日,实践团来到西安市鄠邑区,与当地农民诗人和文学爱好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上午,成员们参观了陕西农民诗歌创研基地,并与当地农民诗人共同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与力量。在研究《画乡诗浪》的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

午后,实践团举办了“AI+新媒体”宣传推广小讲座,向农民创作者分享了使用新媒体工具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技赋能推广与传播,让农民文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后,成员们还采访了画乡诗社社长王连生老师和副社长杨宏涛老师,就创作理念、乡土题材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连生老师强调,创作乡土题材要有亲身感受,要传达大众想抒发却难以抒发的情感;杨宏涛老师则鼓励农民作家保持土地赋予的质朴与真实,记录最本真的生活体验。

图为实践团采访王连生老师

在初见书屋,实践团成员被书屋创始人为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提供公共空间的初衷所感动。同时,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初见书屋内收藏了大量户县地方文史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记录了户县的历史文化,也为农民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

灞桥收官,感悟文化力量的传承与发展

7月17日,实践团来到西安市灞桥区洪庆文化艺术协会,采访了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书记杨民社老师和副会长路桄畅老师。在协会的作品陈列馆内,百余幅书画作品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共同铺陈开一幅生动的地域文化长卷。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关中地区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更传递了艺术家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热爱。

在与杨民社老师的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和农民诗歌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以及这种身份对他写作和教学的影响。杨老师表示,写作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了他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路桄畅老师则从陕西农民诗歌的发展历程、创作特点、现状困境等方面,为成员们提供了多维度视角和宝贵见解。他鼓励农民作家保持创作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农民文学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作品展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让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农民文学的现状与挑战,更激发了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民文学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春与乡土的对话仍在继续,文化与梦想的传承永不止步。


撰稿:马艺涵

摄影:岳思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雨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