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眸传岐黄,青春护童睛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志汇儿医·护眼童行实践团赴全国17个省市开展儿童护眼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9 17: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美红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当前,我国学龄儿童近视问题日益严峻,低龄化趋势明显。2025年暑假,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志汇儿医·护眼童行”实践团19支实践小队、111实践团成员奔赴南京、苏州、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等17个省市,进入小学、暑托班、社区、幼儿园等开展了22场形式多样的护眼实践活动。活动聚焦5至12岁学龄儿童的近视防控问题,通过创新形式将中医药护眼智慧与现代眼健康知识相结合,直接服务孩子们3800余人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精神,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知识科普+趣味游戏+中医体验”三位一体的模式,帮助孩子们掌握科学用眼方法,同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护眼意识,更探索了传统医学在现代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一、明眸启智,科普创新点亮护眼心灯

针对学龄儿童近视防控难题,实践团创新设计“眼球相机”模型、气球变形实验等趣味科普形式,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重点推广的“20——20——20”护眼法则(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20秒),以简单易记的特点成为孩子们争相实践的“护眼秘籍”。通过互动式科普,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科学用眼意识,更让健康习惯扎根日常生活。

二、睛彩互动,游戏化教学润物无

为了让护眼知识更易被孩子们接受,活动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游戏环节。"找不同"游戏不仅考验孩子们的观察力,更让他们明白保护视力的重要性。"蒙眼挑战"通过模拟视力障碍的体验,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眼睛健康的珍贵。"护眼知识竞赛"则以团队比拼的形式,巩固学习成果。在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六中学的活动现场,孩子们还参与了"护眼手抄报"的创作,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眼中的美丽世界,同时温习所学到的护眼知识,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也成为宣传护眼理念的生动素材。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健康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将主动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

三、岐黄妙术,传统智慧守护心灵之窗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眼健康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实践团创新性地将传统护眼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合,通过眼保健操、中药贴画、香囊制作和耳穴压豆等中医药特色项目让中医药护眼方法焕发新生,为孩子们的视力保护提供了"中医药方案"。

1.眼保健操,经络穴位护双眸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的健康与全身气血运行息息相关。眼保健操通过按摩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刺激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活动中,团队成员们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孩子们们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和按摩穴位,并特别设计了节奏舒缓的跟练版本,使动作准确率显著提升。许多参与的孩子们反馈,做完操后眼睛明显放松,视物更加清晰,这正是中医整体观念在护眼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2.中药贴画,寓教于艺识本草

在“睛彩童年”小队的镇江市少年宫活动现场,孩子们用枸杞、菊花、决明子等护眼中药材创作出一幅幅生动贴画,这个富有创意的环节将中医药文化与艺术教育完美结合。孩子们在拼贴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熟悉了护眼药材的功效,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护眼"。

3.香囊制作,芳香疗法养目力

香囊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形式之一。活动中选用的决明子、密蒙花、菊花等药材,均具有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的作用。古籍《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而决明子则能"治青盲,目淫,肤赤"。孩子们亲手将药材装入香囊,挂在书包或床头,通过持续散发药香,使各种护眼药材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护眼作用。

4.耳穴压豆,全息疗法调眼疾

耳穴疗法是中医全息理论的典型应用。耳朵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分布着全身各部位的反射区。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对应脏腑功能,改善眼疲劳和视力问题。活动中,团队成员们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并教授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许多孩子们表示,按压耳穴后眼睛的酸胀感明显减轻,眼部疲劳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5.中药眼罩,草本外治护双眸

在珠海市唐家党群活动中心现场,“明亮双眸”小队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中药护眼眼罩手工制作。中药护眼眼罩是中医外治疗法的生动实践。决明子清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薄荷叶醒脑开窍,三味药材协同作用,通过局部敷贴和药气熏蒸,达到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的功效。活动中,"明亮双眸"小队带领孩子们将药材精心装入特制棉袋,制作成沙沙作响的护眼眼罩。孩子们闭目敷眼时,既能感受药材的清凉触感,使眼部疲劳得到了缓解,又能嗅闻怡人药香,醒神开窍,滋养明目。

6.苗医护眼,民族智慧放异彩

在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小学的活动中,"瞳心奇遇"小队为孩子们展示了独具特色的"苗家亮睛功"护眼体系,这套融合苗族传统医学智慧的护眼方法包含攒竹穴、期门穴等穴位按摩和"运珠功"等眼部锻炼动作,配合贵州道地药材千里光的应用,生动展现了"苦寒清热"的中医原则。融合民族医学特色的护眼方法,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护眼体系,也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护眼选择。

本次"志汇儿医·护眼童行"实践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活动通过创新性地将传统护眼智慧转化为现代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学龄儿童视力问题,更让千年岐黄智慧焕发新生。实践充分证明,中医药护眼方法在当代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创新表达和现代转化,这些传统智慧能够有效服务学龄儿童的眼健康需求。项目不仅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成果转化,推动中医药护眼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撰稿|杨美红

图片|“志汇儿医·护眼童行”实践团

审核|王于嫣然 高紫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美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