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欧炳源、叶兆辉、卢逸林)盛夏的乡村,蝉鸣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天胶之膜”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基层,将食品安全与科学知识的课堂搬进乡村。秉持“传播知识、传播健康”的初心,实践队以“行走的实践课”为载体,为乡村孩子打开通往科学与健康的大门。这堂公益小课堂摒弃传统说教,以趣味动手实践和生活探索,让健康理念扎根乡土。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始活动前的介绍
第一课堂:舌尖安全启蒙——沉浸式体验
食品安全是健康基石,“天胶之膜”实践队将这堂“必修课”设计得生动实用。活动伊始,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做健康操,在欢笑中种下“运动护健康”的理念。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一同做健康操
实践队队员手持变质食品样本,向孩子们讲解霉菌特征和生长环境,让抽象的“变质”变得具体。孩子们睁大眼睛,牢记这些“食品安全警报信号”。
▲图为实践队队员将变质样品给小朋友观察
动手环节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揉搓柑橘皮,感受精油香气,了解其抑菌作用。通过显微镜,孩子们惊叹于霉菌的微观形态,真切理解“勤观察、防变质”的重要性。
▲图为小朋友们在揉搓柑橘皮感受精油气味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观察食品表面的霉菌
第二课堂:紫甘蓝变色魔术——生活科学密码
紫甘蓝酸碱实验现场,孩子们好奇发问。实践队准备了“实验盲盒”,包括白醋、柠檬茶、盐水、小苏打水和紫甘蓝指示剂。强调安全事项后,孩子们领取材料,用胶头滴管将紫甘蓝水缓缓滴入不同液体中。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分发实验器具给小朋友
奇妙变化发生、白醋变粉红,小苏打水变蓝,柠檬茶浅红,盐水和糖水基本不变。孩子们认真记录,在惊喜中发现,原来厨房就是最好的“实验室”。科学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藏在日常里的小秘密。
▲图为小朋友们在进行紫甘蓝的酸碱变色小实验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记录实验颜色的变化
第三课堂:水质健康密码——厕所水的检测探索
“水是生命之源,厕所的水干净吗?”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们开启水质秘密的探索。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进行厕所水的形容提问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分发实验器具并且讲明实验注意事项
当水质检测试剂盒分发到手中,孩子们立刻跟着实践队员的步骤操作:滴入检测试剂,轻轻摇晃杯子,静静等待颜色变化。“我的水变成浅绿色啦!”“我的是蓝色!”孩子们举着杯子互相展示,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与小朋友一同认真观察实验颜色变化
从实验器材分配到观察颜色变化,再到理解检测意义,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实用技能,更在心里种下“关注饮水健康”的种子。
▲图为小朋友们围着厕所水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
青春实践结硕果:健康知识扎根乡土
这场公益小课堂虽无华丽设备和冗长理论,却通过真挚互动传递实用知识。从食品安全到科学实验,再到水质检测,每个环节紧扣“健康生活”主题,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收获知识,爱上科学。
▲图为此次活动的大合照
对“天胶之膜”实践队而言,这不仅是知识传播,更是深刻的“三下乡”实践。队员们将理论转化为乡土所需的健康知识,用青春架起科学与生活、健康与乡土的桥梁。未来,实践队将秉持初心,把更多健康知识和科学实验带到基层,用实践书写青春助力乡村健康发展的精彩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炳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