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高俊杰)近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禹志清水·红彝兴川”实践队在福建省三明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禁毒宣讲、红色故事分享、物资捐赠等形式,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教育是播种希望的沃土。为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禹志清水・红彝兴川”福信小砖实践队,带着精心筹备的笔记本、文具等物资与民族文化、科学知识,走进永安民族中心小学,开展“青禾计划 — 我为家乡代言”爱心捐赠活动及主题宣讲,师生们积极互动,孩子们分享家乡故事,现场暖意融融,为成长之路增添温暖与力量。
在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内,一场充满温情的启动仪式拉开帷幕。实践队带队老师陈冰、马克思主义学院甘洁仪与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的校长、老师们、学生们及实践队成员共聚一堂,共启爱心之旅。校长在发言中提到:“这份跨越山海的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孩子们能在这样的互动中收获知识与鼓励,是教育最动人的模样。”简短的话语中满是对教育的热忱,也为后续营造奠定了温馨的氛围。
图为实践队队长高俊杰在和小学生互动。林盛裕 供图
这场相聚不仅是爱心的交汇,更是教育力量在民族地区的扎根。实践队带着知识与关怀远道而来,师生们以真诚相迎。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校长感慨道:“这样的教育帮扶活动就像一束束光,一次次汇聚起来,就能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 同时,当地教育部门代表也表示:“乡村振兴中‘教育先行’是大家的共识,这样的活动不仅送来了物资和知识,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让爱和希望在孩子们心里扎根。”
实践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题宣讲。队员们化身“知识使者”,通过生动的PPT演示与有趣的互动,讲述禁毒安全时,虎门销烟的历史画面徐徐展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呐喊让孩子们挺直腰板,眼神里满是崇敬。分享生态保护知识时,“垃圾分类小能手” 互动环节热闹非凡,孩子们举着自制的环保标语牌争相发言。讲到红色故事,红军过草地的影像让现场安静,点燃了孩子们的“星星之火”,宣讲在问答与欢笑中推进,知识如春雨浸润童心。
图为小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禁毒安全教育。林盛裕 供图
实践队队员们将承载着关爱的文具套装送到孩子们手中,崭新的文具泛着光泽。接过文具时,五年级学生小李捧着崭新的笔记本轻声说:“谢谢哥哥姐姐,这些文具我会好好用的,写作业时看到它们就会想起今天的故事。” 一旁的班主任老师笑着补充:“孩子们拿到文具时眼睛都亮了,一声声谢谢特别真诚,整个教室都暖融融的。”青水畲族乡政府代表也来到现场,与师生们共同见证这份爱心的传递。
图为校长给小学生发放文具。何景翔 供图图为带队老师陈冰、甘洁仪给小学生发放文具。林盛裕 供图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禹志清水・红彝兴川” 福信小砖实践队踏上民族地区助学之旅,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责任。队员们带着精心筹备的图书、文具等学习物资,走进乡村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课堂上,他们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趣味科普活动,用生动案例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课后,通过一对一交流倾听孩子们的梦想,鼓励他们勇敢追梦。实践队带队老师陈冰在采访中说:“教育帮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用青春力量搭建知识与梦想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们合照。 何景翔 供图
本次活动,实践队不仅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更播撒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实践队队长高俊杰表示:“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知识、倾听家乡故事,让我们更明白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未来我们会继续凝聚力量,把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这份爱心的涟漪,将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照亮更多学子的追梦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俊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