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童”传承 华商学子美育课堂进稔岗

发布时间:2025-08-18 17: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慧婷   阅读 7.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蔡慧婷)近日,广州华商学院薪传启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稔岗社区,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非遗美育实践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传承发展。

本次活动将竹编、油纸伞、绣球制作、皮影戏、五谷画、中国结编织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美育课堂,通过动手实践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指尖跃动,非遗技艺“活”起来

竹编体验: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学习“挑一压一”等竹编基本技法,协作完成竹编小船的制作。

▲图为突击队队员熊芯怡、蔡慧婷与孩子们一同制作竹编小船(陈小熳摄)

油纸伞绘制:孩子们于素白伞面上绘制岭南山水等主题图案,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图为突击队队员尹贝与孩子一同绘制油纸伞(陈小熳摄)

绣球画创作:通过撕纸、戳泥、染色、组合等步骤,孩子们创作出具有吉祥寓意的“绣球画”。

▲图为突击队队员李伊华指导孩子绘制绣球画(陈小熳摄)

皮影戏体验:活动包含皮影历史知识讲解,孩子们动手为皮影戏偶着色、穿杆,并尝试操作表演。

▲图为突击队队员龙雪儿与孩子一同制作皮影戏偶(熊芯怡摄)

五谷画制作:以稻、黍、稷、麦、菽等五谷杂粮为材料,孩子们拼贴创作出富有乡土气息的“五谷丰收图”。

▲图为突击队队员谭婉恩指导孩子创作五谷画(陈小熳摄)

中国结编织: 青少年学习“压、挑、穿、抽”等编织口诀,完成吉祥结等中国结作品

▲图为突击队队员江子怡指导孩子编织中国结(何颖茵摄)

薪火相传,文化根脉润社区

本次活动是广州华商学院薪传启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推动高校力量下沉服务基层的具体举措。突击队将典籍与博物馆中的非遗技艺转化为孩子们可参与、可体验的美育实践课程,让非遗传承融入社区生活场景。活动丰富了社区孩童的暑期文化生活,受到社区孩子们及家长的欢迎,有效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为培育非遗传承新生力量、促进岭南文化在乡土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子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