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药植新芽突击队:珍稀守护 + 竹药共生,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18 16: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廷轩、何裕、官永青、陈雨丹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药植新芽突击队积极投身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在实验室,聚焦金毛狗脊、金线莲等濒危药用植物,攻克繁育技术,守护珍贵资源;校内打造植物科普展示园,以 “产学研用” 一体化模式,融合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校外深入云浮市云安区、肇庆市怀集县开展 “药润云怀・林下套种科普行”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支教活动,点燃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同时开发中药、茶秆竹主题文创,拓宽科普传播路径。


第一站:云浮市云安区 —— 药植新芽护珍稀 濒危守护见仁心

2025年3月4日-7月31日,药植新芽突击队在云浮市云安区开展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技术研究、植物科普展示园建设、都骑中学系列支教及中药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等活动,为珍稀药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以科普育人助力中药文化传播,用青春力量点燃传承使命感。

一、实验攻坚 —— 技术攻坚、守护濒危药植资源

在实验室中,药植新芽突击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聚焦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毛狗脊、金线莲。金毛狗脊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的作用,金线莲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当前都正面临过度采挖的困境,亟需技术手段实现可持续利用。突击队成员在实验室培育金毛狗脊与金线莲组培苗,为茶秆竹林下立体套种模式做种苗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技术研究

图为成员在实验室所培育的种苗

二、植物园建设 —— 劳作实践、筑牢科普育人根基

为提高公众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等中药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药植新芽突击队在校内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植物科普展示园。该平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科普育人的协同效应。

图为队员在植物园内劳动和模拟科普植物讲堂

在植物展示园建设中,成员们系统选育各类代表性药用植物,依据其特性进行分区种植,并精心配置图文兼备的标牌,详细介绍每种植物的生态特征与药用价值。

图为成员在植物园观察植物

图为植物园所种植的金毛狗脊和金线莲

三、支教启蒙 —— 课堂学习,点燃文化传承热情

药植新芽突击队于 2025年4月至7月深入云浮市云安区都骑中学,成功开展了系列支教活动,于7月11-12日,成功开展为期两天的夏令营支教活动。

突击队成员精心打造了《你好,金毛狗!》《道地药材》《药食同源》等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中药科普课堂,使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次次互动,让学生触摸中医药文化脉络,有效点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感。

图为《你好,金毛狗蕨》

图为《道地药材》

图为《药食同源》

四、文创开发——融合特色,拓宽文化传播路径

此外,突击队着力开发融合中药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例如中药材切片水晶滴胶、中药泡脚包、中药香囊等,实现文创产品与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中药文化传播。

图为中药(成员种植金毛狗脊)材切片系列文创

第二站:肇庆市怀集县 —— 探秘竹药共生智慧,青春力量助振兴

2025年7月13日至15日,“药植新芽"突击队赴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开展调研实践活动。突击队通过探秘林药共生系统、走访当地茶秆竹加工企业、开展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等活动,深入调研竹产业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与绿色产业融合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为当地贫困学子求学之路提供切实帮助。

一、田间实践 —— 林下种植,探索生态种植新路径

突击队深入林地茶秆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开展茶秆竹与金毛狗脊、金线莲的林下种植实践。依托专业优势,以 “地理标志产品 + 珍稀药材” 为双轮驱动,茶秆竹构建起立体生态空间,在生态效益改善中,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共生的林下种植新路径。

在种植基地,成员们重点观察茶秆竹与金毛狗脊的生长动态,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突击队通过强化茶秆竹作为“怀集纲竹”的品牌建设、注入科技力量,推动生态种植与竹加工产业的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新动能,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为团队在茶秆竹林下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实践

图为指导老师与成员统计和记录金毛狗脊生长状态

图为成员种植金毛狗脊

二、企业走访—— 竹叶图景,触摸产业传承脉络

突击队在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走访了以茶秆竹为特色的竹加工企业 —— 善德宝竹制品有限公司,了解到企业传承两代,虽外贸有挑战仍坚守;而茶秆竹凭借优势成乡村竹企发展 “绿色支点”。“药植新芽” 以青春脚步,触摸乡村竹产业传承与生态发展脉络,为乡村产业添活力。

图为团队到善德宝竹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走访学习

图为茶秆竹企业加工现场

在企业走访调研中,突击队发现该企业的承包地广泛种植茶秆竹。凭借纤维丰富、韧性强的特性,茶秆竹成为优质原材料,其产品远销荷兰用于观赏用途。在日常储存中,企业采用白粉防潮和规范摆放等科学管理方法。茶秆竹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功串联起生态种植与市场价值链条,成为当地竹企立足乡村、推动产业发展的"绿色引擎"。

图为公司负责人现场讲解

三、国家资助——政策下乡,护航贫困家庭求学路

突击队在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深入开展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 宣传与调研活动。

突击队成员通过设立 “资助政策咨询点”、入户走访和线上线下双线调研的方式,将满载希望的资助政策带入坳仔镇坳仔村、大同村和罗大村等多户经济困难家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插上翅膀,为求学之路保驾护航。突击队成员在讲解中结合村民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分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政策条款,明确资助范围、申请流程及帮扶标准。这种贴近需求的服务模式,让资助政策宣传更精准、落地更有效,切实打通政策惠及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图为团队出征前合照

图为团队设立“资助政策咨询点”

图为团队入户多对一讲解资助政策

图为成员进行线下走访调研

、“名片” 设计 ——竹韵留香,展示竹乡生态价值

突击队紧扣茶秆竹修长挺拔的身姿、纹理独特的竹节,将这份怀集特色植物的灵韵融入笔尖 —— 专属明信片由此诞生。画中是茶秆竹在山间舒展的生长姿态,字里藏着它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生态价值与实用潜能,每一笔都在诉说竹乡的自然馈赠。

这不仅是茶秆竹的 “肖像画”,更是竹乡生态的 “说明书”—— 以明信片为桥,让怀集茶秆竹被更多人看见、记住:它挺拔如诗,是自然赋予的生态勋章;它价值如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设计的文创

突击队介绍 —— 师生同心,深耕专业助力发展

“药植新芽” 突击队是由来自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的师生组成。

突击队致力于用专业所学,助力茶秆竹产业、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及文化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实践的同学不仅通过田野调查、技术实操等环节,直观掌握了茶秆竹的生长特性、药用植物的保护难点,更在 “理论落地” 的挑战中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而突击队的每一次科普宣讲、每一项技术尝试,都像一粒种子,在大家心中种下 “生态为基、产业为翼、文化为魂” 的融合理念。

图为团队大合照

结尾寄语

药植新芽突击队深耕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以技术攻关守护中药资源,借科普实践传递文化。从实验室繁育技术突破,到校内 “产学研用” 展示园搭建,再到校外支教点燃学生热爱,及文创开发拓宽传播,每一步都凝聚心血。

展望

未来,突击队将持续深化 “三下乡”,让科研成果扎根乡野,让中医药文化借实践之翼翱翔,以更坚定的行动,续写守护植物资源、弘扬中药文化的崭新篇章,让 “绿意” 在广袤大地间不断开 “新篇”。


通讯员 | 何裕 官永青 陈雨丹 田金娜 陈凯琪 孔茵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廷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