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信诈骗吞噬夕阳安宁,当网络陷阱觊觎百姓钱袋,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汇’群众,智防诈骗”团队成员以青年之肩扛起普法反诈的使命火炬。2025年8月,他们奔赴燕赵大地、云岭山川、松江水畔,用反诈课堂拆穿网络骗局,以普法宣传点亮法律明灯,让志愿星火在960万平方公里燎原。
一、 青衿普法,法焰焚尽诈骗网
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奉献意识与综合素质,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人工智能学院的志愿者们在暑期回到各自家乡的社区后,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普法宣传工作。
志愿者们深入社区,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精准普法活动:面对老年居民,着重普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权益,同时强化防诈骗意识,提醒他们警惕各类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在邻里互动频繁的社区,通过分享法律知识和防骗要点,引导居民运用法律化解矛盾,同时提高对身边潜在诈骗的警惕性。此次普法宣传工作实现了全年龄层覆盖,青少年到中老年群体均被纳入宣传范围,累计服务社区居民超100人次,确保不同年龄段都能获取适配的法律与防骗知识。
图为志愿者们在进行普法宣传
此外,人工智能学院的志愿者们还精心制作了系列金融安全反诈骗宣传海报,海报上用醒目的文字和简洁直观的图示,清晰呈现出常见电信诈骗套路和防范要点,以及防范诈骗应做到的“四要”、“四不要”,这些海报被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单元门口等居民日常出入的显眼位置,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帮助居民增强法治观念,提升对诈骗行为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为社区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与反诈“长城”。
图为志愿者设计并发放的宣传海报
二、技术赋能,反诈薪火落人间
近年来网络技术日趋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换新,随之而来的是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裹着“糖霜”的刷单赚钱;“亲情”为名的医院急救;自诩“正义”的银行账单…为守护广大群众的“腰包”,国家反诈APP应运而生。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响应贯彻国家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践行青年应有之使命,华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展国家反诈APP普及宣传活动。同时为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影响力度,青年志愿者们散落祖国各地,进行国家反诈APP的普及工作。
此次活动以组为单位,每组2到3人,共计11余组,覆盖河北保定,河南郑州,云南彝族自治州等6个地市的12个社区。志愿者们结伴穿梭在各自的家乡,他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为社区居民耐心的介绍并指导安装国家反诈APP。尽可能的覆盖整个社区,让反诈之火散落四方,呈燎原之势,构筑反诈长城将诈骗的灰手拒之门外。
图为志愿者为社区里的邻居普及国家反诈APP
法理灼灼,星河长明。 在这个暑期,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秉持专业热忱,以家乡社区为阵地,以普法宣传与谨防诈骗为核心,涉山跋水,步履不停, 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他们不仅将法律知识与反诈技巧送入居民手中,有力推动了法治理念在社区的落地生根,更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为构建平安社区、法治社区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生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真谛。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对于社会而言,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与防骗意识,筑牢了安全防线;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这既是将专业所学服务社会的宝贵实践,也是践行社会责任、锻炼综合素质、涵养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