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探胜深研沧沟境,青春丈量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08-18 16: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月“情系沧沟,青年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情系沧沟,青年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在向导郑建波的带领下踏上了天心眼轻探险主题环线的调研之路。这条全长11公里的徒步路线,连接森林、溶洞、峡谷等多重地貌,既是自然奇观的展示窗口,也是当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晨光熹微,实践团成员们精神抖擞地踏上了环线起点。登山杖叩击地面的清脆声响,是这支青年队伍向青山深处进发的坚定号角。行进途中,十余只板角山羊出现在山坡上。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板角山羊不仅是沧沟乡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更与当地生态系统深度共生。除此之外,郑向导还向实践团介绍到第十八届、第十九届户外运动公开赛、野寒山越野赛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徒步 刘阳摄

环线的核心亮点之一——“天心眼”溶洞,向实践团揭开了喀斯特地貌的神秘面纱。郑队长耐心讲解溶洞的地质构造与形成过程,队员们认真记录下这些珍贵信息,深入地了解自然奇观背后的科学奥秘。

▲图为实践团成员徒步 刘阳摄

穿越溶洞,实践团沿着甘香峡谷溪流继续前行。队员们还与沿途游客进行交流,收集对徒步路线的体验反馈与改进建议。徒步期间,团队成员们发现步道周边存在白色垃圾,自发取出随身携带的垃圾袋,拾起掉落在山间溪边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将“洁小青”的理念落到实处。

▲图为实践团成员清理步道垃圾 刘阳摄

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这条徒步路线不仅展现了沧沟乡独特的自然风光,也存在着一些可提升之处。例如部分路段标识牌存在老化、模糊现象,影响游客对路线的准确判断;一些体验点的配套服务设施如休息座椅、卫生设施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旺季游客需求。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积极与当地工作人员探讨,提出增设导航标识、优化服务设施布局等可行性方案,力图助力沧沟乡徒步运动产业取得更好发展。

▲图为实践团在天心眼合照 刘阳摄

此次调研,实践团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既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在像步道标识更新等“微服务”上的精耕细作。未来,他们将持续关注沧沟乡特色徒步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特色产业优化升级贡献青年智慧,让青春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前路虽长,步履不停,青年一代将继续用探索的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通讯员 尹伟杰、冯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