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宋贤)为深入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中医药文化扎根基层、服务民生,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于2025年6月至8月,分赴江苏省泰州市新胜社区与溧阳市永定社区。
青年学子们精准聚焦老年群体健康需求,以道地药材辨识、特色疗法应用、药食同源养生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药味”的健康服务活动,让中医药的“简、便、验、廉”在社区落地生根,为“健康中国”注入青春动能。
溧阳永定:药香沁心脾,护脑识本草
2025年8月8日,溧阳市永定社区的活动中心内,实践团联合溧阳市中医医院,共同开展“健康‘心’行动,服务脑健康”党团共建活动。青年学子们在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中,不仅讲解现代医学的“FAST”识别法,更着重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日常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重要性,并介绍具有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功效的本地道地药材罗布麻、菊花与其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
活动现场设置了特色体验区。在养生茶饮区,南中医学子们现场调配并分发以溧阳道地罗布麻、菊花为主的降压安神茶,同步讲解这两种药材的性状、主要功效及日常冲泡方法。在外治疗法体验区,学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清晰说明所使用贴敷药物或刮痧介质中含有的核心中药成分及其预期的活血、通络等作用机理,使居民在体验中理解药材与外治法结合的效用。
二.泰州新胜:识药辨真伪,艾药暖桑榆
7月26日,泰州市新胜社区泰康一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了“识药、用艾、贴敷、品茶”四大环节,将中药材的辨识与应用贯穿始终。
活动伊始,青年学子们进行实用穴位教学,为后续的药材应用奠定基础。活动的核心聚焦于中药材的辨识教学与暑期特色养生法的原理讲解和实践。南中医学子们首先手持黄芪、枸杞等常用药材样品,引导在场老人仔细观察其道地性状特征,例如黄芪切片特有的“金盏银盘”纹理、枸杞的色泽饱满度与形态,并同步讲解这些药材的性味功效。同时,学子们还传授了简易的理化鉴别技巧,如通过水浸泡观察枸杞的性状变化,反复强调“药材道地性与品质是确保疗效的基础”这一关键理念。
在辨识教学的基础上,活动深入应用环节。学子们展示优质艾绒的性状特征,讲解陈艾“温而不燥”的药性及其温通经络、扶助阳气的原理,随后在老人身体的大椎、合谷等穴位进行艾灸操作示范,并指导居家简易艾灸方法。此外,现场冲泡并分发的黄芪枸杞红枣养生茶,直观体现了“药食同源”理念,学子们结合之前辨识的药材,再次强调其调和气血的养生价值。
结语:
两次深入基层社区的实践活动,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响应服务基层号召,运用专业知识守护老年健康、普及中医药文化的具体行动。青年学子们通过系统性的道地药材辨识教学、药性原理阐释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居民对中草药价值与应用的理解。
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脉络寻源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基层,优化服务形式与内容,让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及其所蕴含的本草智慧,在服务群众健康、助力基层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仲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