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翻飞处,寻越剧百年路——兰大学子赴浙调研越剧传承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18 22: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木希、李涵、潘佳怡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2日,兰州大学文学院“越脉相承”暑期实践团队以浙江杭州、绍兴、台州三地为核心区域,深入调研越剧的传承与创新。团队通过走访国营与民营剧团、探访越剧发源地、对话演员与专家,探寻这一百年剧种在当代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路径。

越剧百年:从落地唱书到国际舞台

在越剧发源地嵊州,团队首先探访了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在蒋霞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学校的“四季舞美”,感受越剧在当下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在嵊州市高级中学的越剧宣讲活动,团队带领当地学生看到了越剧教育的匠心。在良臣公祠和越剧博物馆,团队认真聆听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的越剧发展历程:“越剧最初只是嵊州农民在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落地唱书’,后来逐渐发展为专业表演艺术。”越剧以其婉转细腻的唱腔、优美典雅的表演和独特的江南韵味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此外,团队成员注意到,馆内珍藏的早期戏服虽然布料粗糙,但绣工精美,深刻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

图为团队负责人潘佳怡在嵊州市高级中学进行越剧宣讲。李文彬 供图

图为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蒋霞老师带团队成员参观校史馆。李文彬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越剧博物馆。李文彬 供图

1917年,越剧首次进入上海演出时,曾遭遇失败,但艺人们虚心学习京剧、绍剧等剧种之长,不断改进表演技艺。博物馆展板显示,到20世纪30年代,越剧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表演体系,出现了“三花一娟一桂”等著名演员,馆内的展品,真切体现了越剧从草根艺术到高雅艺术的完整蜕变历程。历经百年发展,终于从最初的民间小戏,成长为如今遍布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剧种,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杭州、绍兴:国营剧团经典传承与创新探索

杭州和绍兴作为越剧发展的重要阵地,汇聚了许多专业院团的多元探索。团队走访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杭州越剧院等国营剧团,发现其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完整的人才体系,成为越剧传承的中坚力量。在杭州越剧院,青年演员温珊珊的《焚书》选段令人震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诠释。副队长朱健健更是强调“守正创新”是越剧发展的核心,这与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不谋而合,两个院团虽然风格各异,但对“守正创新”的理解却高度一致——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让传统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杭州越剧院排练厅观看温珊珊老师表演。李文彬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章烈琴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展览馆。李文彬 供图

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队有幸与梅花奖得主陈飞、吴素英、张琳及青年演员代表围绕越剧守正创新展开对话,倾听剧团在人才梯队建设、特色艺术标识等方面的经验。座谈会结束后,团队成员在吴素英老师的邀请下观看其越剧工作室公益性演出,深深感受到越剧艺术在基层蓬勃生命力与公益情怀。 

图为团队成员与梅花奖得主陈飞、吴素英、张琳及青年演员代表围绕越剧守正创新展开深度对话。王梦娴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老师合影。李文彬 供图

在创新方面,国营剧团大胆尝试现代元素。音乐上融合现代旋律,保留传统唱腔的婉转,舞美上运用科技打造绚丽场景,吸引年轻观众。此外,剧团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如明星版《梁祝》全球巡演,让越剧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既守护着越剧艺术的精髓,又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创新,让古老艺术与现代审美相得益彰。 

台州民营剧团:扎根基层与市场活力

台州的民营剧团是越剧在基层的生命力缩影,以灵活机制贴近群众,让越剧艺术真正扎根民间,成为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辗转临海、温岭、箬横等地,探访桔香越剧团、孟孟越剧团、阿小越剧团,记录演员们在45℃高温下的坚持:“戏比天大”是他们的信仰,抖音直播作为他们的新舞台,让团队看到了新媒体时代传统艺术的新可能。此外,团队为观众发放500把定制扇子、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经典剧目仍是乡村戏迷的最爱,而“创新不丢根”是演员们的共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后台采访临海市桔香越剧团演员。李文彬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乡间演出现场免费发放团队文创扇。王梦娴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老戏迷。王梦娴 供图

在湖州市越剧三团,团队成员走进演员们栖身的地下室,目睹简陋的生活环境,却被他们“四海为家”的乐观深深触动。团长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条件是不好,但听到台下观众的掌声,就觉得值了。”当天的演出,团队成员主动帮忙拍摄剧照、发放扇子,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些基层艺术家。台州之行让团队明白:越剧的沃土在民间,而青春的责任,正是守护这份滚烫的热爱。
图为团队成员在湖州三团后台采访演员。庞雅媛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台州市阿小越剧团合影。王梦娴 供图

走过百年风雨,越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从嵊州田间的“落地唱书”到今日舞台,越剧的蜕变令人惊叹。国营院团锐意创新,民营剧团深耕基层,共同谱写着越剧发展的新篇章。乡村戏台传唱着不变的乡音,都市剧场演绎着创新的华章,国际舞台讲述着中国的故事,这种传承与创新的交融,正是越剧永葆青春的奥秘。当传统遇见现代,当专业携手民间,越剧这门古老艺术正在书写新的传奇,这朵浸润江南烟雨的艺术之花,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文 | 黄璟珺

图片 | 李文彬、王梦娴

审核 | 李涵 潘佳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