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组成“普音传韵,语润四方”实践队,准备了丰富的礼品和内容详实的宣传页,于7月15日至7月21日期间深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柳赞三村,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主动搭话,架筑沟通之桥
“爷爷,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学几句普通话方便出门办事。”志愿者李润泽的主动搭话吸引来了在家门口驻足观望的一位老人,志愿者将手中的普通话宣传页递与老人观看。活动陆续进行,村民纷纷前来,志愿者们主动上前发放宣传页,详细讲解普通话推广的意义和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图为志愿者向村民讲解宣传页内容
入户恳谈,破除畏难心结
尽管活动在场地有序进行,但为了将活动普及到更多人身上,志愿者在争得村民同意后,带着准备好的宣传页与礼品主动走进村民家中,向村民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并且送上提前准备好的活动礼品。
图为志愿者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交谈
童蒙启智,播撒语言种子
学好普通话,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的小天地里,一场特别的普通话推广活动正温暖开展。志愿者手持资料,用标准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小朋友们排排坐,专注聆听,眼神里满是对知识的好奇。墙上的画作、电视里的知识,都成了普通话交流的生动背景。在这里,普通话是连接彼此的纽带,让小朋友们能清晰分享想法、倾听故事,在童真对话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让交流更顺畅,让成长更精彩,用普通话点亮每一个奇妙的交流瞬间。
图为志愿者为幼儿园小朋友宣传普通话
润物有声,展望未来之桥
返程的车上,大家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有村民认真看宣传单的样子,有孩子们的笑脸。虽然这么短的时间没能让所有人都熟练掌握普通话,但志愿者播下的是一颗种子,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用,这颗种子就会慢慢发芽,让语言的桥梁越架越宽。
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展现了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志愿者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责任担当。大家在劳动中深化了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这次活动也让村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不少村民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努力学习和使用普通话,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外界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图为志愿服务实践团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弓昊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