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3月32日讯(通讯员 扎西曲吉)近日,西藏民族大学2025年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青藏铁路推普执墨振兴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我们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实践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暑期实践调研团10余名师生,团队成员在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邵卉芳的带领下,在林芝市文旅局调研非遗保护和传承现状,林芝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书记陈金鑫接见。
聚焦传承,共话发展
在林芝市文旅局精心组织的座谈会上,非遗科负责人向实践团师生详细介绍了林芝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情况。紧接着,西藏民族大学师生对两位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在交流中感受工布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团师生在巴鲁老师工布响箭(毕秀)制作传习基地参观交流
师生访谈了工布响箭(毕秀)制作技艺传承人巴鲁老师。在巴鲁老师的深情讲解中,师生们被琳琅满目的响箭制作工具和半成品所吸引。巴鲁老师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工布响箭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独特结构以及其中蕴含悠久文化,言辞中流露出他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与坚守。师生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响箭这项古老技艺的精妙,而且深刻领会到传承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图为实践团师生在文旅局会议室开展座谈交流
师生访谈了工布扎念琴弹唱传承人布尼玛老师。布尼玛老师娓娓道来,介绍了扎念琴的形制之美、演奏技巧以及它在工布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布尼玛即兴演奏了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曲调,琴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回,师生们被工布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笼罩,沉浸式感受扎年琴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青春聚力,振兴同行
▲图为实践团师生与文旅局相关领导合影
此次调研活动,是西藏民族大学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服务青藏铁路推普执墨振兴团成员聚焦普通话在非遗知识普及、技艺传承、市场开拓中的作用,深入研讨如何借助语言力量,让非遗焕发新生、走向世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我们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年实践团师生深刻认识到,林芝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非遗保护传承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林芝之行收获颇丰,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增强了作为新时代青年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他们将利用所学知识,积极为林芝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林芝市文旅局也将利用此次契机,积极与高校合作,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撰文 | 扎西曲吉
图片 | 孙霖鑫
审核 | 邵卉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扎西曲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