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青犁启新,鲁韵铸魂”思政领航先锋队来到三孔,踏上这片浸润着儒家文化的土地,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体悟文脉,在青砖黛瓦间探寻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政教育的交融密码。
实践队首站抵达孔庙,朱红宫墙映着“万仞宫墙”匾额,无声诉说着千年文明的厚重。队员们驻足大成殿前,听讲解员细数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凝视殿内“万世师表”的匾额,深刻体会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滋养。“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仁爱之道,如今我们践行思政教育,何尝不是在传承这份‘立德树人’的初心?”一位队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在碑林群前,队员们逐字研读《论语》碑刻,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相联结,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在指尖与石刻的触碰中悄然展开。
图为实践队员万仞宫墙前的合影 王晓倩供图
从孔庙到孔府,实践队沿着中轴线穿行于“天下第一家”的院落间。在“戒贪图”前,队员们凝视着那幅“形似麒麟、实则贪婪”的彩绘,听着“为官者当戒贪止欲”的典故,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与当代廉洁教育的共通之处。“原来思政教育的素材,就藏在这些古建筑的一砖一瓦里。”实践队队长指着孔府内“六代含饴”的匾额说,“从家族和睦到社会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思想,正是我们构建当代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行至孔林,千年古柏环绕的甬道上,队员们在孔子墓前肃立沉思。讲解员讲述着孔子去世后弟子们“结庐守墓”的故事,那份对思想的坚守与传承,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实践队在此开展了一场小型研讨,大家结合专业所学,探讨如何将儒家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如何让“天下为公”的追求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思政教育不应是抽象的理论,而应像这孔林的草木,在历史的土壤里汲取养分,方能枝繁叶茂。”一位队员的发言引发共鸣。
离开三孔时,夕阳为角楼镀上金边。实践队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行囊里装着的不仅是泛黄的笔记和珍贵的照片,更有对“鲁韵铸魂”的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的活水源泉,唯有让青年在历史现场中触摸文明脉络,才能真正将家国情怀、道德修养融入血脉。青犁已启,初心不改,这支思政先锋队正以行动证明,当古老的鲁韵遇上青春的力量,必将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撒下更多信仰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雨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