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张芷馨 盛逸冰)2025年暑期,一群怀揣教育理想的青年跨越山海,走进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四川仪陇。中国民航大学“航行青野”支教队积极响应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联合四川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开启了为期20天的夏日筑梦之旅,用五大维度教育实践,在140名乡村学子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第一篇章:仰望星空的求索【专业特色课堂】
实践队以气象科普为载体,将应用气象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趣味课程,设计"晴空星轨"观测、"尾迹云”探秘、"气候行动"实践,三大航空气象特色课程,用科学视角打开乡村少年的星辰大海。这些航空气象特色课程,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科学的独特视角,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星辰大海的大门,在他们心中种下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种子。
第二篇章:非遗薪火的传承【多元美育课堂】
实践队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导向,打造川剧脸谱DIY&石膏娃娃创意工坊、剪纸&扎染文化工坊、折纸&扭扭棒手工艺术坊六大美育实践课堂,后期着重孵化《说唱脸谱》歌舞改编、《万疆》合唱、《红岩》情景剧改编三大红色经典演绎。经过21课时的沉浸式教学,从美学启蒙到舞台呈现,最终,在结营晚会的璀璨灯光下,孩子们用自信的光芒、艺术的表达,让这些指尖绽放的非遗之美,化作了照亮舞台、更照亮彼此内心的艺术之光。
第三篇章:青山绿水的童盟【绿色环保课堂】
实践队以"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构建以“水下生物”“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波克SDG Hero游戏素养计划、废旧纸板蝶变工坊、生态文明讲堂的三大环保实践体系,这5课时跨界融合的课程,努力让环保理念从课本走向生活,从口号变成孩子们实实在在的行动,用童心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播下充满希望的绿色种子。
第四篇章:乡土根脉的深耕【扎根本土教育】
实践队深入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调研,与协会创始人、曾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的仪陇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向军,以及夏令营公益机构张志辉主任面对面交流。
这场乡村社会调查让志愿者们读懂乡村教育的深刻含义,带着这份对于乡村教育沉甸甸的认知,实践队基于“六大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了涵盖天文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心理学的定制课程。
同时,主题活动模块也不断深化:走进朱德故里、张思德纪念馆感悟红色血脉;阅读分享开阔视野;情绪管理、法治安全教育筑牢保障。
通过“关爱行动”将关爱送达实处——法治禁毒宣教提高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辅导员互助小组二十四小时悉心陪伴,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深入家访,在乡间小屋的灯光下,读懂孩子真实的成长环境,志愿者们让专业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双轨并行,助力乡村青少年精神世界茁壮成长。
第五篇章:童心飞扬的欢愉【趣味融合课堂】
实践队积极打造"传统文化+创意体验"系列活动:在早操中以韵律操、八段锦唤醒身心活力;体验“投壶之趣”,在古礼新玩中感受礼仪之邦的智慧;“成语之智”的碰撞,在火花中积累智慧;蘸取墨香,“毛笔之韵”传承千载;“绘画之彩”任童心自由绘梦;还有“生日集会”的暖心时刻,孩子们集体分享成长的喜悦……在阵阵欢声笑语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悄然流淌,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想象力在这里被激发。
终章:未完待续
二十天的时光短暂却厚重,140份成长档案记录着蜕变的印记。从气象科普到艺术创作,从环保实践到法律启蒙,从文化传承到心灵陪伴,这支跨越千里的支教队伍,用专业知识浇灌理想,用青春力量赋能乡村。当星轨绘满夜空,当青山披上新绿,实践队每一位成员都相信:每个被爱的童年,都会生长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盛逸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