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姜伟) 七月流火,热情不减。7月14日清晨,塔里木大学一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十余名青年学子,带着扫帚、抹布、水桶、小铲等清洁工具,精神饱满地走进了社区的数栋居民楼。他们此行的目标明确而朴实:为居民们彻底清洁楼道卫生,用青春汗水换一方洁净空间,以实际行动服务社区、践行责任。
清晨集结:与陈年积垢的“战斗”打响
集合完毕后,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清晰的信念:要让这些承载着居民日常足迹的楼道焕然一新。分组进入不同单元后,一场与陈年积垢的“战斗”随即展开。楼道里的灰尘仿佛沉积了岁月,角落处尤为顽固;而那些层层叠叠、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更是牢牢地粘附在墙面上,考验着队员们的耐心和细致。汗水很快浸湿了队员们的衣衫,灰尘也悄然爬上了他们年轻的脸庞,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有人蹲在角落,用小铲一点点刮除顽固污渍,神情专注;有人踮起脚尖,努力擦拭着高处的窗棂和消防栓,一丝不苟;还有人细心清理着楼梯扶手下方、台阶缝隙里积累的浮尘,不放过任何死角。劳动中,一位队员在清理角落时,意外发现了一本被遗忘的旧日记本,里面泛黄的纸页记录着这栋楼过往的日常点滴。他郑重地将本子擦拭干净,小心地交还给了楼长。这无声的旧物,仿佛是时光的低语,让队员们手中的劳动,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感与温情。
▲图为队员在楼内大厅扫地清洁
日暮成效:劳动擦亮价值,温情连接你我
日影西移,经过数小时挥汗如雨的辛勤劳作,成效斐然。原本蒙尘的玻璃窗变得明净透亮,斑驳的墙壁重现了底色,台阶和扶手洁净无尘,随意堆放的杂物也被分类清理完毕。这焕然一新的变化,被进出的居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特意从家中端出清凉的茶水,递到汗流浃背的志愿者手中:“孩子们辛苦了,快喝口水歇歇!这楼道亮堂了,我这心里也跟着亮堂了!”另一位阿姨也由衷地感慨道:“住久了都习惯这些脏乱了,你们这一收拾,才发觉原来咱这楼道也能这么清爽舒服!”
▲图为队员们将楼门口进行清理
从清晨的集结到日暮的告别,从汗流浃背的清扫到居民脸上舒展的笑意,这群年轻学子用沾满灰尘的双手,不仅拂去了楼道沉积的尘埃,更擦亮了对劳动价值的深刻体认。这方小小的楼道,成为了连接校园与社会、理想与实践的生动课堂。他们用行动证明,当青春的力量沉入基层的土壤,躬身实践,老旧的空间可以被重新点亮;而当服务的真心遇见真诚的回响,青年一代对社会的责任认知与担当精神,也在这朴实的劳动汗水中,得到了最真切的滋养与升华,愈发清晰而厚重。
文字|寇龙豪、李梦浩
摄影|何俊山、姜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