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清晨带着些许凉意,我们暑期三下乡团队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养老院,开启了关爱空巢老人的一天。这一天的经历,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起层层温暖的涟漪,让我对“尊老敬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刚到养老院,老人们已在院子里等候,看到我们搬着米面粮油进来,不少人笑着迎上来。当把物资送到他们手中时,院长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们有心了”,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的笑容,瞬间驱散了我们赶路的疲惫。原来,对老人而言,一份惦记就是最好的慰藉。
家用医疗器械科普演讲时,我负责演示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起初担心老人们听不懂专业术语,特意放慢语速,结合实物一步步讲解。没想到大家听得格外认真,这样的互动让我明白,他们需要的不只是设备,更是用得明白的底气。
健康饮食科普环节,队友用“少盐少油,给血管减负担”这样的比喻讲解,老人们频频点头。有位患高血压的爷爷说:“以前总觉得吃咸点才有味,现在知道得改改了”。原来科普不必高深,贴近生活的表达才最有力量。
为老人量血压时,我遇到一位总说“不用量,我身体好”的爷爷。耐心劝说后,测出他血压偏高,便仔细嘱咐他按时吃药、少吃腌菜。他听完沉默片刻,轻声说:“好久没人这么跟我说这些了”。这句话像针一样刺了我一下——老人们的“逞强”背后,藏着多少被忽视的需求。
采访院长时,他提到养老院的血糖仪有些老化,维修又麻烦,“老人们等着用,我们也急”。这让我想起上午看到的场景:有位奶奶自己买了血压计,却因不会调试一直闲置。原来,基层养老的难题,不仅是“有没有”,更是“好不好用”“坏了怎么办”。
离开时,夕阳正染红天际,老人们站在门口挥手。这一天,我们送的物资有限,讲的知识或许浅显,但那份被需要的温暖,比任何收获都珍贵。空巢老人缺的不是物质,而是被惦记的温暖与被懂得的尊重。未来,我想做的不只是“看望”,而是持续关注他们的需求,让专业知识真正成为守护他们晚年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子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