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演练强技能,知识学习筑安全——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实践课程

发布时间:2025-08-18 22: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为切实提高当地青少年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避免因相关经验不足而导致悲剧的发生,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马鞍山社区教学点开展了一堂消防逃生演练实践课程,带领同学们对消防逃生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帮助大家掌握科学正确的避险技能,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此次演练旨在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注意消防逃生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演练开始前,刘梓衡老师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火灾常见的产生原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逃生时的注意事项,即“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口鼻,沿着墙壁快速撤离,千万不要贪恋财物!”演练前,刘梓衡老师在课件上展示出提前准备的疏散路线图,用红色记号笔标注出安全出口的关键位置,反复强调即使没有烟雾也要弯腰低姿这一本能反应的训练,还有用袖子捂住口鼻,贴着墙根走,不跑不挤,才能最快到达安全区。

理论讲解完毕后,便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模拟警报响起的瞬间,教室里的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大家立刻放下笔,迅速用手捂住口鼻,弯腰弓背做好准备,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同学分成两列队伍分别从前后门有序撤出,沿着走廊右侧快速前进。到达开阔场地后,刘老师及时安排同学清点人数,确认全员到齐后,他带着同学们回到教室,打开提前下载好的消防教学视频。屏幕上,常见的不同类型灭火器一一出现,视频里的消防员详细演示着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里演示者的动作,手里还跟着在空中比画着。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了授课老师刘梓衡,他表示:“山区学校的安全防护条件相对有限,更需要让孩子们掌握自救技能。再多的叮嘱,不如一次亲身体验;再完善的预案,不如刻在骨子里的警惕。这次演练不仅是为了应对火灾,更是想培养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看到他们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有序,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