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改革浪潮,传承南粤精神——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和光同尘”实践队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

发布时间:2025-08-19 00: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春栩   阅读 2.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为深入探寻南粤大地改革开放历程,传承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近日,佛山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和光同尘”实践队在辅导员蔡梓栋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开展”研习南粤”主题研学活动。队员陈晓龙、黄春栩、朋柏、张钊伟循着历史脉络,在图文、实物与光影交织的“时光长廊”中,触摸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都市的蜕变轨迹,上了一堂生动的改革开放历史课。

一、巨幅墙前留影,开启探索之旅

步入展览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 40 周年展览” 主题墙便以恢弘气势映入眼帘。和光同尘队队员身着统一队服,青春风貌尽显,与同行伙伴并肩伫立,难掩心中热忱。在这面承载南粤改革记忆的标志性背景前,队员们身姿挺拔、神情坚定,留下极具意义的合影。快门定格的瞬间,不仅留存下队员们朝气蓬勃的面庞,更凝聚着对改革开放辉煌历程的崇高敬意,也正式揭开了此次回溯时代浪潮、探寻南粤奋进密码的探索序幕。

▲图为“南粤研习和光同尘队”在展览主题墙前合影

二、旧物展柜探微,触摸岁月纹理

行至历史旧物陈列展区,队员们的步履不自觉放缓,怀着对历史的探寻之心与敬畏之情,纷纷俯身趋近展柜细察。玻璃展柜内,泛黄的 “旅客列车时刻表” 静卧其中,纸张边缘因时光浸蚀微微卷曲,油墨字迹虽添了几分模糊,却仍清晰可辨当年的车次与时刻标注,无声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南粤民众凭时刻表规划行程、期盼远行的生活图景;老旧车票票据错落排布,部分边角已磨出毛边,褶皱间留存着不同目的地的印记,从短途汽车票到长途火车票,默默见证着区域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与出行方式的迭代演进;印有南粤城市风貌的旅游手册,封面画面虽随岁月褪去鲜亮,却完整留存着往昔街巷、地标建筑的原始风貌,勾勒出当地旅游行业从起步到发展的早期轨迹。此外,带有 “空车 FOR HIRE” 标识的金属牌泛着温润光泽,样式古朴的证件票据上仍留存着当年的印章痕迹,每一件展品皆裹挟着岁月的包浆,在展灯映照下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图为改革开放旧物展

这些承载时代记忆的旧物,恰似开启改革开放初期南粤生活图景的 “密钥”。队员们自发围聚于展柜前,交流探讨之声此起彼伏。队员黄春栩将目光聚焦于 “旅客列车时刻表”,语调中难掩探寻的热忱:“观此页页详注的车次信息,仿佛可窥见当年民众手持时刻表反复核验、心怀憧憬的场景,此物非仅为一件展品,更是历史最为鲜活的注脚。” 队员张钊伟随即补充,目光落于展柜内的车票之上:“这些留存使用痕迹的票据,犹如一把把解码时代的钥匙,瞬间开启大家对过往的想象 —— 先辈们的出行记忆,正蕴藏于这些细微物件之中,使从未经历过的人们得以真切感知彼时的生活温度与时代脉搏。” 在这般互动交流间,队员们的思绪仿若穿越时空,于旧物与话语的交织中,清晰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络纹理,更深刻体悟到南粤大地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稳步迈向发展新程的厚重历程。

▲图为队员驻足细观展品,感悟历史

三、凝视史料展柜,感悟先辈奋斗温度

步入陈列着历史文献与实物的展区,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了下来。队员们纷纷俯身,将脸凑近展柜,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物件上。展柜里,纸张泛黄的文件静静躺着,油墨的字迹虽有些模糊,却仍能辨认出当年政策制定与推行的严谨;票据边缘已被岁月打磨得斑驳,上面的印章、数字,串联起改革开放初期广东 “先行先试” 的一个个奋斗画面。

队员们的视线从一份份文件上扫过,从一张张票据上停留,仿佛能看到当年蛇口工业区开山炮轰然响起的震撼瞬间,能看到建设者们在特区工地上挥汗如雨、拼搏奋斗的身影。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珍贵史料,就像一个个时光的碎片,在队员们眼前拼接出南粤大地那段敢闯敢试的壮阔历史。在这样的观察中,队员们真切触摸到南粤大地 “敢为人先” 精神的温度,深刻明白改革开放不只是宏观的政策实践,更是一代代开拓者怀揣着勇气与梦想,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一笔一划书写而成的奋斗史诗。那字里行间的抉择与担当,那实物之上留存的拼搏印记,满是热血,满是为了梦想与未来奋勇向前的力量。

▲图为队员专注观展,探寻历史印记

四、探访核电技术展区,见证科技自立自强

行至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主控室” 展示区,队员们刚迈步踏入,便被眼前的场景牢牢吸引 —— 模拟主控室内,十余块高清屏幕组成的弧形操作台布满视野,满屏跳动的核电运行数据、实时流转的设备状态参数,与动态还原的核电站反应堆、汽轮机运转场景交织,冷色调的科技光效烘托出精密严谨的氛围,让大家瞬间感受到大国重器的硬核实力,不少队员下意识停下脚步,拿出手机记录这震撼的画面,低声感叹 “原来核电主控室是这样的”。

讲解人员走到展区中央的技术模型旁,结合屏幕上的原理图,向队员们细致拆解华龙一号的技术突破:“从核心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研发,到整体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搭建,每一步都曾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科研团队用三年时间反复调试,在近千次试验中攻克了设备耐高温、数据传输稳定性等难题,才实现关键技术 100% 自主可控。” 队员们围在一旁认真聆听,目光在模型与屏幕间来回切换,在数字与影像的交织中,不仅直观触摸到中国核电从跟跑到领跑的艰辛历程,更深刻领悟到改革开放积累的科研底气,以及广东在高端制造领域敢于攻坚、勇啃 “硬骨头” 的智慧与决心。

▲图为华龙一号主控室模拟展区

此次参观,是和光同尘队 “研习南粤” 活动的一次生动且意义深远的实践。队员们不仅在展馆中见证了南粤大地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从历史与科技的交融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光同尘实践队将以改革开放精神为指引,把此次参观的感悟深深扎根于心,并转化为不断奋进的动力,在传承南粤基因的道路上,以青春之姿积极续写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让改革开放精神在新时代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撰文|张钊伟

图片|朋柏 钟旭恒

一审|张钊伟 卢晓艺

二审|陈晓龙 黄春栩

三审|蔡梓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春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