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7月10日,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防新融合,先兆辨卒中”实践团赴杭州西湖区、上城区、临安区、滨江区,聚焦脑卒中救治体系,探索脑卒中医防融合新模式。
名家精研病理,卒中暗藏玄机
为深入了解当前杭州市脑卒中医防融合机制,洞悉模式不足之处,团队成员对浙江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大学第二临床附属医院的8位医生展开了专项访谈,了解了目前脑卒中防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专业人士对当前杭州市脑卒中医防融合机制的改进意见。
▲图为团队负责人与浙江省中医院洪都医生访谈画面
访谈过程中,浙江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张京成主任着重提到,目前脑卒中防控的重心仍在临床救治层面,而要做到及时防控,必须要做到“关口前移”,将重心放在“治未病”和“治欲病”层面。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于浙江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开展专项访谈画面
问卷详察数据,卒中发病态势
为了全面严谨分析脑卒中医防融合模式,团队成员前往社区、医院以及商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问卷收集。面向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发放问卷400余份。通过对回收数据的系统分析,调研团队清晰掌握了当前区域内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分布、主要诱因及患者康复需求等关键信息,为精准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数据依据。
同时,团队在这些人群密集处发放宣传手册、文化扇等物品,为脑卒中防控宣传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于湖滨银泰发放调研问卷以及纪念品
巧语广传防护,卒中科普新知
2025年7月7日,团队前往了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养老院进行脑卒中防治宣讲。针对老年群体,团队在科普时侧重于中医知识的科普,包括四季养身,饮食忌宜等知识,同时普及了脑卒中紧急防治的“120”口诀、“BE FAST”口诀等知识。宣讲结束后,不少老人对团队表示了肯定。
▲图为团队成员于长河养老院进行科普宣讲
2025年7月9日,团队成员前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宣讲,从“如何快速识别卒中症状”到“日常饮食与运动的注意要点”,全方位向群众传递科学防护理念。宣讲之余,团队成员为老人提供了推拿、压耳穴等中医特色服务,帮助老人调理肩颈酸胀、失眠多梦、便秘腹泻等常见问题,让脑卒中防治的宣传更加生动丰富。
▲图为团队成员于浦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画面
筑牢防治体系,卒中治理根基
团队走访四区三方,于敬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大医院展开调研,系统总结杭州模式,梳理当前脑卒中“医防融合”实践的具体模式、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及资源配置现状,明确其核心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识别融合关键瓶颈,聚焦“关口前移”,识别阻碍风险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有效管理和预防干预措施落地的关键制度性、技术性或资源性瓶颈。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临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
本次实践优化和推广了具有杭州特色、融合中西医优势的脑卒中医防融合模式,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的优化建议,推动构建更高效、协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杭州市脑卒中“医防融合”新模式,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杭州经验”,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撰文 | 王嘉震 赵子墨
图片 | 姚祺安
审核 | 张艺馨 沈彦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嘉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